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五代十国 >> 详情

南汉国的政权更迭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27 | 阅读:6453次
历史人物 ► 刘晟

南汉国(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岭南的地方政权,由刘氏家族建立,定都兴王府(今广州),历四主共55年。其政权更迭与内部斗争极具代表性,反映了五代藩镇割据的特点。

南汉国的政权更迭

一、与刘䶮的统治(917—942)

南汉的奠基者为刘隐,原为唐末清海军节度使,通过镇压岭南豪族逐渐掌控岭南。其弟刘䶮(原名刘岩)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称帝,国号大越(次年改称“汉”,史称南汉),改元乾亨。刘䶮在位期间:

巩固统治:模仿中原制度设立三省六部,建立科举制,同时重用宦官和士族。

经济开发:鼓励海外贸易,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枢纽,瓷器、香料贸易繁荣。

荒暴统治:晚年嗜杀成性,发明酷刑“汤镬”“铁床”,诛杀功臣,埋下内乱隐患。

二、刘玢刘晟的内斗(942—958)

1. 刘玢(殇帝)短命政权(942—943年):

刘䶮死后,三子刘玢继位,沉溺酒色,不理朝政。其弟刘弘熙(后改名刘晟)勾结宦官、禁军发动政变,刺杀刘玢,篡位称帝。

2. 刘晟的中兴与残暴(943—958年):

- 清洗宗室:为巩固皇权,刘晟诛杀所有兄弟及侄子,史载“尽杀其男,纳其女充后宫”。

- 扩张领土:趁楚国内乱攻占桂管(今广西东部)、容管(今广东西部)等地。

- 崇信宦官:宦官数量增至2000余人,干涉朝政,形成“宦官王国”。

三、刘鋹亡国(958—971年)

刘晟死后,子刘鋹继位,南汉迅速衰败:

宦官专权:刘鋹认为群臣有家室便不忠,重要官职全由宦官(如龚澄枢)担任,甚至科举状元也需自宫方可任用。

横征暴敛:为维持奢靡生活,加重赋税,民众以“糠税”充饥。

宗教迷信:宠信女巫樊胡子,自称“太子皇帝”,军事决策依赖占卜。

北宋灭南汉:971年,宋将潘美率军南下,南汉军毫无抵抗之力,刘鋹焚毁府库企图投降,后封恩赦侯,南汉灭亡。

四、政权特点与历史影响

1. 岭南开发的推动者:南汉是首个以广州为都的汉族政权,促进岭南经济文化发展,海上贸易税收成为国家支柱。

2. 宦官政治的极端化:宦官数量、权力达历史顶峰,反映五代乱世皇权畸变。

3. 民族融合的缩影:统治区域内汉、俚、僚等族混居,南汉通过联姻、征伐巩固统治。

南汉的兴衰印证了五代割据政权的共性:依靠武力起家,因内部腐败迅速崩塌,最终被更强力的中央政权整合。其历史也为宋初强化中央集权提供了反面教材。

文章标签:政权

上一篇:岑参边塞风雪行 | 下一篇:《南宋海洋贸易网络》

五代兵制与藩镇之祸

五代十国藩镇

五代十国时期的兵制与藩镇之祸是理解中古中国军事权力地方化及其政治影响的关键命题。这一阶段的军事制度既延续了唐末藩镇割据的积弊,又在动荡中形成

楚文化与中原的交流

五代十国大风歌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动态过程,贯穿夏商周三代直至秦汉,呈现出冲突、融合与创新的多重面貌。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来看,两者的

荆南高氏小国的生存策略

五代十国孟昶

荆南高氏小国(924-963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湖北江陵一带的地方政权,又称南平国。其生存策略体现了乱世中小型政治实体的典型智慧,主要依托地理、外

十国英才传:楚国武将铁弩传人秦晖的故事

五代十国马殷

十国英才传:楚国武将铁弩传人秦晖的故事 秦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又称马楚)政权的重要武将,以精通弩术和悍勇善战闻名。他是楚国君主马殷麾下“铁弩

十国中的南汉政治格局

五代十国刘晟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岭南的地方政权,由刘隐、刘䶮兄弟建立,定都兴王府(今广州),疆域涵盖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其政治格

刘䶮南汉暴虐帝

五代十国刘晟

刘䶮(889年-942年),原名刘岩,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开国皇帝(917年-942年在位),以暴虐奢靡著称。其在位期间的政治举措与个人行为颇具争议,史书记载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