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天工开物》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7-27 | 阅读:2446次历史人物 ► 宋应星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一部综合性科技著作,成书于崇祯十年(1637年),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全书共十八卷,涵盖农业、手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系统记录了当时中国各行业的生产技术、工具设备和工艺流程,反映了明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
核心内容与科学价值
1. 农业技术
详细记载了水稻种植、蚕桑养殖、染料作物栽培等方法,如“乃粒”卷论述谷物选种、灌溉、施肥等技术,强调因地制宜的耕作理念。书中首次系统记录了拌种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展现了当时农业化学的萌芽。
2. 手工业与冶金
“冶铸”卷详述了失蜡法、分铸法等青铜器铸造工艺;“锤锻”卷记载了铁器锻造、钢铁热处理技术,如“生铁淋口”工艺,通过熔融生铁修补工具刃口。这些技术比欧洲同类记载早百余年。
3. 纺织印染
对缫丝、提花织机、染色工艺的记录尤为详尽。其中“花机图”描绘了结构复杂的提花织机,体现了当时机械设计的先进性。书中还收录了红花染料提取的酸碱中和法,展现了化学知识的应用。
4. 制陶与造纸
记载了景德镇瓷器的“二元”工艺(瓷石+高岭土),解释了胎质强化的原理。“杀青”卷详述竹纸制作流程,包括沤料、蒸煮、漂白等工序,其记录比《齐民要术》更为系统。
5. 矿业与兵器
“燔石”卷论述煤炭开采分类(明炭、碎炭等),记载了竖井支护技术。“佳兵”卷记录了、火器制造,如“万人敌”爆炸武器,反映了军事科技水平。
科学思想与历史意义
宋应星提出“天工开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强调“人为”与“天工”的协同。书中数据精确,如合金配比、温度控制等均以量化描述,体现实证精神。部分技术如锌冶炼(“倭铅”)的记载为世界最早。
该书在清代遭禁毁,部分内容通过《古今图书集成》保留。19世纪流传至日本后催生“开物学派”,20世纪在中国重新发现,成为研究古代科技史的核心文献。其跨学科视角和对生产实践的系统记录,至今仍具参考价值。
文章标签:
上一篇:元代海外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 | 下一篇:雍正皇帝与改革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