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清朝 >> 详情

纳兰性德词传世

朝代:清朝 | 时间:2025-08-09 | 阅读:8486次
历史人物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代著名词人。其词作以哀感顽艳、婉约凄清著称,被誉为"满洲第一词人"。传世词作约348首,收录于《饮水词》《侧帽词》等集,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顾贞观编纂成《通志堂词》。

纳兰性德词传世

词学成就与艺术特色:

1. 婉约派集大成者:延续了李煜、晏几道、秦观一脉的婉约风格,融合满汉文化特质。代表作《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中"人生若只如初见"成为千古绝唱。

2. 悼亡词巅峰:为亡妻卢氏创作的26首悼亡词开创新境,《金缕曲·亡妇有感》《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等作品将私人情感提升至普世哲思高度。

3. 边塞词革新:以扈从康熙出巡的经历创作《长相思·山一程》等边塞词,突破传统雄浑风格,展现苍凉细腻的独特视角。

历史背景与创作语境:

出身显赫却厌弃权贵,其父纳兰明珠为康熙朝权相,家族与清初政治斗争紧密相连。词中常见"惆怅""凄凉"意象,反映夹在满族贵族身份与汉文化认同间的矛盾心理。

与顾贞观、朱彝尊汉族文人的密切交往促进了民族文学融合,《饮水词》中218处用典涵盖经史子集,展现深厚汉学修养。

版本流传与学术争议:

现存最早刻本为康熙十六年(1677年)《侧帽词》,国家图书馆藏有雍正抄本《纳兰词》五卷。20世纪出土的《珊瑚阁藏本》揭示部分佚词真伪问题。

学界对其"哀感顽艳"风格成因存在分歧:王国维视为"赤子之心",严迪昌则强调其"末世贵族的心理折射"。

文化影响:

1. 清代词学中兴的关键人物,直接影响嘉庆年间"常州词派"理论构建。

2. 现代改编作品超200种,2020年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纳兰性德》融合满语吟唱与昆曲元素。

3. 国际汉学界研究热点,宇文所安《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专章分析其词作时空结构。

最新考古发现显示,纳兰家族墓地出土的玉带饰上刻有《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残句,为研究词人创作过程提供了实物证据。目前清华大学藏有纳兰手批《花间集》孤本,可见其对温庭筠词作的11处批注。

文章标签:

上一篇:明朝军事装备发展 | 下一篇:商代的商业与货币交换

孙中山与清末民初的变革浪潮

清朝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被誉为“国父”。他在清末民初的变革浪潮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其思想和实践深刻影响了中国从封建帝

纳兰性德词传世

清朝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代著名词人。其词作以哀感顽艳、婉约凄清著称,被誉为"满洲第一词人"。传世

孝庄皇后治国策

清朝孝庄

孝庄皇后(1613年-1688年),即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嫔、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她在清初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朝名将岳钟琪

清朝岳钟琪

清朝名将岳钟琪(1686—1754),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是清代康雍乾三朝的重要军事将领,以善战、谋略和治军严明著称。以下是关于他的史实梳理及相

纳兰性德词传世

清朝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代著名词人。其词作以哀感顽艳、婉约凄清著称,被誉为"满洲第一词人"。传世

纳兰性德的诗词风华

清朝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期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婉约清丽、深情细腻著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