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明朝 >> 详情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7-21 | 阅读:4431次
历史人物 ► 天工开物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是一部探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及其著作《天工开物》的文献记录。《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成书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由宋应星撰写,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18章,涉及农业、手工业、机械制造、冶金、纺织、陶瓷、兵器等30多个生产领域的技术和经验总结。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不仅精通自然科学,还深受实学思想影响,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实践与实用技术的结合。《天工开物》即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中国各地的生产技术,尤其是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创新成果。例如:

1. 农业技术:书中总结了水稻、麦类的种植方法,并首次系统记录了南方双季稻的栽培技术。

2. 纺织业:详细描述了丝织、棉纺、染色等工艺流程,包括缫丝、提花机等工具的使用。

3. 冶金与铸造:记载了炼铁、炼铜、锻造等技术,并详细解释了灌钢法等先进工艺。

4. 陶瓷制作: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的原料选取、釉料配制及烧制过程。

5. 机械制造:记录了水车、风车等农用机械的构造原理。

此外,宋应星在书中还强调了“人力”与“天工”的结合,认为技术进步需顺应自然规律。他的许多记载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还为后世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重要依据。《天工开物》在清初曾被禁毁,流传不广,直到近代才重新被学者重视,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经典文献。

宋应星的另一部重要著作《论气》和《谈天》也体现了他的科学思想,尤其是对自然哲学的思考。尽管他的成就在当时未受足够重视,但今天他被视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著作《天工开物》更是世界科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标签:开物

上一篇:藏传佛教在元代 | 下一篇:清代边疆治理策略

明代的乐籍制度

明朝隆庆

明代的乐籍制度是政府管理乐户和音乐活动的重要户籍制度,起源于前代但对乐户的控制更为严格。乐户指隶属于官府或军队的专业乐工,包括乐师、歌舞伎等

十三陵的建筑艺术

明朝崇祯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帝陵的杰出代表,集中体现了明代陵寝建筑的规制、风水理念与艺术成就。其建筑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风水布局与自然融合 十三

崇祯皇帝与明朝灭亡

明朝崇祯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1644年)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1627年即位时年仅16岁。他在位17年,面对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最终未能挽救明朝的覆亡。以下是关于崇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

明朝天工开物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是一部探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及其著作《天工开物》的文献记录。《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成书于明崇祯十年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

明朝天工开物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是一部探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及其著作《天工开物》的文献记录。《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成书于明崇祯十年

江南织造与丝绸贸易

明朝天工开物

江南织造与丝绸贸易是中国古代经济史和手工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至明清达到鼎盛。以下从机构职能、生产技术、贸易网络及社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