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明朝 >> 详情

明代的乐籍制度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7-22 | 阅读:8146次
历史人物 ► 隆庆

明代的乐籍制度是政府管理乐户和音乐活动的重要户籍制度,起源于前代但对乐户的控制更为严格。乐户指隶属于官府或军队的专业乐工,包括乐师、歌舞伎等,其社会地位低下,被编入贱籍,世代承袭不得脱籍。乐籍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户籍将音乐从业人员固定化,服务于宫廷、官府及军队的礼仪、宴飨等场合。

明代的乐籍制度

乐户的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前朝遗留的乐工;二是罪臣家属被罚没为乐籍;三是民间因贫困或债务被迫入籍者。明代法律严禁乐户与良民通婚,科举入仕亦受限制,子弟只能习乐谋生。乐籍由教坊司统一管理,地方设乐院分级管辖,北京教坊司下属有富乐院等机构,南京则保留六朝以来的乐户传统。

乐户的表演内容受严格规定,宫廷雅乐多用於祭祀、朝会,民间则演杂剧、散乐。嘉靖年间整顿礼乐,将部分乐户划归钟鼓司,隆庆朝曾裁撤冗余乐工。值得注意的是,山西、陕西等地乐户群体因地理封闭保留较多古乐传统,形成"山西乐户"特色文化,其演奏的唐宋遗音成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乐籍制度在清代雍正年间被废除,但实际贱民身份延续至近代。该制度反映了明代君主专制下的身份固化政策,既保障了官方用乐需求,又强化了社会等级秩序。现存明代《乐律全书》《教坊记》等文献及地方志记载,为研究该制度提供了重要史料。山西上党地区的乐户后裔及乐谱手抄本,成为考察明代音乐实践的活态证据。

文章标签:乐籍制

上一篇:元定宗贵由汗 | 下一篇:曾国藩湘军崛起

左光斗铁骨谏臣传

明朝史可法

左光斗是明末著名的谏臣和政治家,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著称,与杨涟并称"杨左",是东林党的核心人物之一。 1. 早年经历与仕途起点 左光斗(1575—1625)

明代的乐籍制度

明朝隆庆

明代的乐籍制度是政府管理乐户和音乐活动的重要户籍制度,起源于前代但对乐户的控制更为严格。乐户指隶属于官府或军队的专业乐工,包括乐师、歌舞伎等

十三陵的建筑艺术

明朝崇祯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帝陵的杰出代表,集中体现了明代陵寝建筑的规制、风水理念与艺术成就。其建筑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风水布局与自然融合 十三

崇祯皇帝与明朝灭亡

明朝崇祯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1644年)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1627年即位时年仅16岁。他在位17年,面对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最终未能挽救明朝的覆亡。以下是关于崇

明代的乐籍制度

明朝隆庆

明代的乐籍制度是政府管理乐户和音乐活动的重要户籍制度,起源于前代但对乐户的控制更为严格。乐户指隶属于官府或军队的专业乐工,包括乐师、歌舞伎等

高拱隆庆新政推手

明朝隆庆

高拱是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年)的重要政治人物,他与张居正同为内阁大学士,在隆庆新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高拱的政治理念务实且富有改革精神,其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