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栾大求仙骗局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02 | 阅读:4552次
历史人物 ► 栾大

栾大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方士,因自称精通仙术而获得宠信,最终以骗局败露被诛。这一事件反映了汉代求仙风气的盛行与统治者的狂热追求,以下是基于《史记》《汉书》等史料的详细分析:

栾大求仙骗局

一、背景:汉武帝的求仙狂热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前87年),受邹衍阴阳学说和黄老思想影响,对长生不老术极度痴迷。他多次派遣方士寻访蓬莱仙境,如李少君、少翁等方士先后受宠,栾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

二、栾大的行骗手段

1. 编造师承关系

栾大自称师从胶廷方士,声称掌握"黄金可成,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的秘术(《史记·孝武本纪》)。他巧妙借用了当时流行的五行学说,宣称能"通使神仙"。

2. 利用实验障眼法

《汉书·郊祀志》记载,栾大表演"斗棋自相触击"的方术,类似磁力吸引的物理现象,使棋子"自相触击",以此证明其通神能力。

3. 政治联姻巩固地位

为取得信任,汉武帝将卫长公主(皇后卫子夫之女)下嫁栾大,赐爵"乐通侯",食邑二千户,并授予"五利将军"等四个将军印信(《史记·封禅书》)。

三、骗局败露的关键

1. 航海求仙失败

元鼎五年(前112年),栾大奉命入海寻访蓬莱,数月后谎称见到仙山却被风波阻隔。实际上其船队根本未能到达深海,《史记》记载其"不敢入海,之泰山祠"。

2. 方术实效性存疑

承诺的"河决可塞"未能实现,同年黄河在瓠子决口(《汉书·沟洫志》),汉武帝亲临现场才勉强堵住,暴露了栾大的无能。

3. 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当时丞相公孙贺正打击方士集团,栾大作为外戚势力代表(娶公主后)卷入政治漩涡。据《资治通鉴》载,其败露与朝廷权力斗争有关。

四、历史影响与延伸

1. 汉代方士文化的典型

栾大案反映了汉代"方仙道"的流行特点:方士多来自齐燕沿海地区;擅长将自然现象神秘化;常与政治权力结合。同时期还有李少君"祠灶致物"、公孙卿"候神于缑氏"等案例。

2. 经济与军事代价

《盐铁论》记载,求仙活动耗费巨大:"费以巨万计",仅栾大一次出海就动用楼船士卒数千人,影响了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准备。

3. 后世警世意义

唐代李商隐《汉宫词》讽刺"王母西归方朔去",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专列"汉时术数之学"条,均以栾大为例批评统治者迷信。现古发现(如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题记)也印证了汉代长生观念的泛滥。

栾大骗局最终以"腰斩"结局收场(《汉书·武帝纪》),但其反映的统治阶层心理与方士文化影响持续至汉末,成为理解汉代社会思想史的重要案例。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个人欺诈行为,更揭示了权力与迷信结合所产生的社会畸形现象。

文章标签:

上一篇:焚书坑儒事件始末 | 下一篇:曹丕篡汉建魏称帝

桑弘羊盐铁论辩

汉朝桑弘羊

桑弘羊与盐铁论辩是西汉时期一场重要的经济政策辩论,发生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这场辩论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朝廷官员与贤良文学(地方儒生代表

王莽篡汉建新

汉朝王莽

王莽篡汉建新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王朝更替事件,发生于西汉末年。王莽原本是西汉外戚,凭借家族势力进入朝廷,通过一系列政治运作逐步掌握大权,最

汉朝科技发展的特点

汉朝汉朝

汉朝科技发展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技术的进步 汉朝农业技术显著提升,铁制农具如犁、锄、镰广泛使用,尤其是铁犁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极大提

马援老当益壮

汉朝马援

“马援老当益壮”典出东汉名将马援的事迹,体现了他晚年仍志在千里的豪情。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人物生平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

栾大求仙骗局

汉朝栾大

栾大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方士,因自称精通仙术而获得宠信,最终以骗局败露被诛。这一事件反映了汉代求仙风气的盛行与统治者的狂热追求,以下是基于《史

栾丁兵败身死国亡

夏商栾大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栾丁兵败身死国亡,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版权的原因,我无法直接引用或者复制任何长篇的文章内容。不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