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马援老当益壮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03 | 阅读:8700次
历史人物 ► 马援

马援老当益壮”典出东汉名将马援的事迹,体现了他晚年仍志在千里的豪情。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

马援老当益壮

一、历史背景与人物生平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东汉开国功臣。作为“云台二十八将”之外的重要将领,其特殊性在于:

1. 归附时间晚:建武四年(28年)投奔刘秀时已42岁,多数开国将领此时已建功多年。

2. 南征北战跨度大:56岁平定交趾(今越南北部),62岁仍主动请缨征讨武陵蛮。

二、“老当益壮”的具体表现

1. 军事成就

49岁时率军平定陇西羌乱,首创“沙盘推演”战术

56岁南征交趾,铸造铜柱标界,留下“马伏波铜柱”的典故

62岁前线染病仍坚持指挥,最终病逝军中

2. 精神境界

名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载于《后汉书》

拒绝朝廷赏赐的田宅,表示“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与霍去病名言异曲同工)

三、相关历史细节

1. 年龄争议:汉代人均寿命约30岁,马援60余岁从军属罕见。《东观汉记》载其“年六十二,鬓发皓白,而神气矍铄”。

2. 军事创新

在陇西创立“分屯要隘”的边防体系

南征时因地制宜使用楼船水师

3. 政治境遇:晚年因梁松诬陷被追夺爵位,汉明帝时平反,其女成为明帝皇后。

四、文化影响

1. 成语“马革裹尸”“老当益壮”均源自其事迹

2. 岭南地区至今存有20余处伏波庙,越南顺府有“汉伏波将军祠”

3. 唐代李靖、明代戚继光等名将皆以马援为楷模

马援的案例突破了汉代“七十致仕”的惯例,其精神实质是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实践精神与兵家“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军事智慧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特别记载其“堆米为山”的立体地形演示法,比欧洲类似军事沙盘早约1600年,这与其晚年仍保持创新思维密切相关。

文章标签:马援

上一篇:秦代战车使用研究 | 下一篇:蔡邕哭董卓遭横祸

桑弘羊盐铁论辩

汉朝桑弘羊

桑弘羊与盐铁论辩是西汉时期一场重要的经济政策辩论,发生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这场辩论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朝廷官员与贤良文学(地方儒生代表

王莽篡汉建新

汉朝王莽

王莽篡汉建新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王朝更替事件,发生于西汉末年。王莽原本是西汉外戚,凭借家族势力进入朝廷,通过一系列政治运作逐步掌握大权,最

汉朝科技发展的特点

汉朝汉朝

汉朝科技发展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技术的进步 汉朝农业技术显著提升,铁制农具如犁、锄、镰广泛使用,尤其是铁犁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极大提

马援老当益壮

汉朝马援

“马援老当益壮”典出东汉名将马援的事迹,体现了他晚年仍志在千里的豪情。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人物生平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

马援老当益壮

汉朝马援

“马援老当益壮”典出东汉名将马援的事迹,体现了他晚年仍志在千里的豪情。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人物生平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

马援老当益壮征交趾

汉朝马援

标题:马援老当益益壮征交趾的历史背景与军事贡献 1. 马援生平与时代背景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东汉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