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秦朝 >> 详情

秦代十八级爵位详释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6-11 | 阅读:9690次
历史人物 ► 睡虎地秦简

秦代的爵位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系统性军功爵制,源自商鞅变法时期的“二十等爵”,但在实际操作中通常称为“十八级爵位”。这一制度以军功为核心,打破世卿世禄传统,极大推动了秦国的军事动员能力。以下是秦代爵位的详细解析:

秦代十八级爵位详释

1. 爵位等级与名称

秦爵在《商君书》和《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均有记载,实际分为二十等,但“十八级”可能是因最高两级(关内侯、彻侯)的特殊性而产生的俗称。由低到高依次为:

公士:最低级,赐田一顷、宅一处,可担任基层官吏。

上造:赐田二顷,享乘用战车的资格。

簪袅(或“簪褭”):可配戴特定马饰,领少量仆役。

不更:免除更戍(轮换服役)义务,为军吏预备阶。

大夫:中级爵位,可统帅百人,俸禄三百石。

官大夫:加赐田宅,可任县尉等职。

公大夫:步入高爵门槛(第七级),见县令可不拜。

公乘:允许乘用公家车马,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五大夫:俸禄四百石,可免除全家徭役。

左庶长:十级爵,军中可统万兵,参与军政决策。

右庶长:辅佐左庶长,地位稍次。

左更:十二级,主管特定军事或工程。

中更:居中调度,多负责后勤。

右更:十四级,职能与左更对称。

少上造:十五级,仅次于大上造。

大上造(即“大良造”):秦国最高军职兼爵位,白爵曾获此爵。

驷车庶长:主掌王族事务兼领军事。

关内侯:十九级,有封号无封国,食邑征税。

彻侯(列侯):最高爵,赐封地,汉避武帝讳改“通侯”。

2. 晋升机制

爵位晋升严格依赖“首功制”:“斩一首爵一级”(《韩非子》)。标准包括:

战场斩敌首级(需核验,防止冒功)。

集体战功按比例分配爵位。

军需贡献(如运粮达标可晋爵)。

3. 配套权益

经济:按爵授田宅(如五大夫得25顷田),高爵可减免赋税。

司法:高爵可抵罪(“爵二级以上”免刑)。

身份:爵位世袭有限制,通常降至公士。

4. 制度意义

商鞅将爵位与“耕战”绑定,《商君书·境内》载:“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此举使秦国形成全民皆兵的社会结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显示,爵位还与丧葬规格(如墓道台阶数量)挂钩,体现严格的等级化。

5. 后续影响

汉承秦制但放宽授爵,东汉后爵位逐渐虚化。秦爵的务实性在于将人力资源转化为战争效能,这一制度设计成为后世军功爵的蓝本,但其严苛性也加剧了秦的暴政形象。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秦爵等级的划分仍有争议,如“庶长”是否纯属爵位或兼具官职,以及“卿”与“大夫”的界限等问题,尚待新出土文献进一步证实。

文章标签:爵位

上一篇:范蠡助越灭吴传 | 下一篇:韩信背水一战奇

徐福东渡传说溯源

秦朝徐福

徐福东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传说,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派遣方士徐福(又名徐巿)带领数

章邯镇压义军

秦朝章邯

章邯镇压义军是秦末农民起义过程中秦朝政府军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作为秦朝最后的军事支柱,章邯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大秦帝国的存亡。以下从多个维

韩信暗度陈仓

秦朝韩信

韩信"暗度陈仓"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战略奇袭案例,发生于楚汉相争的公元前206年。这一行动不仅展现出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更为刘邦建立汉王朝奠定关

阿房宫修建与毁灭

秦朝阿房宫

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殿建筑群,其修建与毁灭反映了秦帝国的兴衰,相关史实主要来源于《史记》等文献记载以及现代考古发现。1. 修建背景与目的 阿

秦代医疗水平与疾病

秦朝睡虎地秦简

秦代(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其医疗水平与疾病状况体现了先秦医学传统的延续与早期中医学的雏形。尽管史料记载有限

秦代占卜与巫文化

秦朝睡虎地秦简

秦代的占卜与巫文化是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先秦时期宗教观念与原始信仰的延续与发展。以下从多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