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春秋战国 >> 详情

范蠡助越灭吴传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6-11 | 阅读:9995次
历史人物 ► 范蠡

范蠡助越灭吴传》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篇章,讲述了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历经屈辱、卧薪尝胆,最终击败强敌吴国的过程。以下依据史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越春秋》等,对这段历史进行详细阐述:

范蠡助越灭吴传

一、背景与局势

春秋末期,吴越两国长期敌对。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乘机伐越,但在檇李之战中战败伤重而死。其子夫差继位后誓言复仇。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军,勾践率残兵退守会稽山,濒临亡国。

二、范蠡的战略谋划

1. 存国之策

范蠡向勾践提出“卑辞厚礼”的缓兵之计:献(包括西施)、珍宝,并自愿为吴王奴仆。他认为“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吴国骄横必生内患,越国需隐忍待时。

- 历史细节:勾践夫妇入吴为奴三年,范蠡陪同,期间为夫差养马、尝粪诊病,终获赦免。

2. 富民

返越后,范蠡与文种拟定“灭吴九术”(《吴越春秋》记载),包括:

- 发展农业,奖励生育(“生男子赐壶酒一犬,生女子赐壶酒一豚”);

- 暗中铸造兵器,训练水师;

- 以重金贿赂吴国权臣伯嚭,离间夫差与伍子胥

三、关键转折:夫差北上争霸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倾国力北上黄池会盟,与晋争霸。范蠡抓住吴都空虚之机,建议勾践分兵两路:

一路断吴军归路;

一路直捣姑苏,焚毁吴国粮仓。此战削弱吴国根基,为最终灭吴奠定基础。

四、灭吴与范蠡的结局

公元前473年,越军围困姑苏,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范蠡因功被封上将军,但他深谙“狡兔死,走狗烹”之理,辞官隐退,化名“鸱夷子皮”经商,成为后世称颂的“商圣”。

延伸知识与争议

1. 西施的传说

范蠡献西施于夫差是后世文学演绎,正史未明确记载,但吴越利用“美人计”确有其政治传统。

2. 范蠡思想的影响

其“知进退”的智慧被道家推崇,所著《陶朱公生意经》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的代表。

3. 考古佐证

绍兴越国贵族墓出土的青铜剑、农具,印证了越国“十年生聚”期间重视军事与经济的策略。

这段历史展现了乱世中战略家的远见与君臣的博弈,也成为中国文化中“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的经典范例。

文章标签:范蠡

上一篇:西周生态环境考 | 下一篇:秦代十八级爵位详释

范蠡功成身退泛五湖

春秋战国范蠡

范蠡功成身退泛五湖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典范,其事迹主要载于《史记·货殖列传》《吴越春秋》等文献。以下从历史背景、具体事迹及其文化意

墨子与墨家学派传承

春秋战国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学派是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的“显学”,主

屈原投汨罗江

春秋战国屈原

屈原投汨罗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楚国贵族、政治家、爱国诗人,曾任左徒、三闾大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贸与贸易路线

春秋战国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贸与贸易路线是当时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各国之间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的活跃程度。这一时期的商贸发展,不仅促进了区域

范蠡功成身退泛五湖

春秋战国范蠡

范蠡功成身退泛五湖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典范,其事迹主要载于《史记·货殖列传》《吴越春秋》等文献。以下从历史背景、具体事迹及其文化意

范蠡的商业传奇人生

春秋战国范蠡

范蠡的商业传奇人生是中国古代商业史上无法忽视的篇章。作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兼实业家,他实现了从庙堂重臣到商界巨擘的跨越式转型,其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