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张雨道士诗人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8-09 | 阅读:4154次
历史人物 ► 张雨

元代著名道士诗人张雨(1283—1350),原名泽之,字伯雨,号句曲外史、贞居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道教茅山宗重要人物,同时以诗文名世,被誉为"道士诗人"的代表。其生平与创作融合了宗教思想与文人趣味,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张雨道士诗人

一、道教背景与师承

1. 茅山宗传人:张雨早年入道,师从茅山宗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受上清派法箓,后主持杭州开元宫,与玄教吴全节交往密切。

2. 道门职务:曾任杭州佑圣观提点、茅山崇寿观主持,元廷赐号"弘文辅道粹德真人",显示其在道教体系中的地位。

3. 宗教实践:精通符箓科仪,但更倾向文人修道方式,注重内丹修炼与心性修养,其诗文常体现"以道为体,以儒为用"的思想。

二、文学成就与交游

1. 诗风特点:张雨诗作清丽幽峭,兼具方外之逸气与文士之雅致,代表作如《避暑图》《山居即事》等,赵孟頫评其"诗宗唐人,格调高胜"。

2. 文人网络:与赵孟頫、黄公望、杨维桢、倪瓒等名士交游,参与玉山雅集等文人活动,其书斋"黄篾楼"为当时文化沙龙之一。

3. 书画兼擅:书法学欧阳询李邕,楷书《台仙阁记》现存故宫博物院;亦善画竹石,黄公望曾为其《双峰含翠图》题跋。

三、历史评价与影响

1. "道隐诗人"典范:明代朱权《列仙全传》将其列为仙真,清《四库全书》称其诗文"豪迈洒落,不拘尘俗"。

2. 道教文学传统:上承司马承祯、吴筠,下启明代朱权、清代闵一得,形成道士文人化的创作脉络。

3. 跨领域研究价值:其《玄品录》辑录历代道教人物事迹,是研究道教史的重要文献;书信集《句曲外史贞居先生文集》反映元末江南文化生态。

张雨的生涯体现了元代三教融合的思潮,其作品既有"餐霞饮露"的宗教超脱,亦不乏"林泉忧国"的士人情怀,在道教史与文学史上均占有独特地位。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种师道边关名将 | 下一篇:郑和的七下西洋

张雨道士诗人

元朝张雨

元代著名道士诗人张雨(1283—1350),原名泽之,字伯雨,号句曲外史、贞居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道教茅山宗重要人物,同时以诗文名世,被誉为"道

元朝的匠户制度与技术传承

元朝元朝

元朝的匠户制度是蒙古统治者为了维持手工业生产与技术传承而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核心是将手工业者编入特殊户籍,世代为官府服务。这一制度既继承了

亦黑迷失出使

元朝色目人

亦黑迷失是元代著名的航海家与外交使臣,曾多次奉命出使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其事迹在《元史》和元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他的航海活动不仅体现了元代中外

关汉卿元曲风韵千秋录

元朝关汉卿

《关汉卿元曲风韵千秋录》——一代戏剧宗师的艺术永恒 关汉卿作为元代杂剧的奠基者,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批判、鲜活的人物塑造和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著称

张雨道士诗人

元朝张雨

元代著名道士诗人张雨(1283—1350),原名泽之,字伯雨,号句曲外史、贞居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道教茅山宗重要人物,同时以诗文名世,被誉为"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