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亦黑迷失出使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8-08 | 阅读:3652次
历史人物 ► 色目人

亦黑迷失是元代著名的航海家与外交使臣,曾多次奉命出使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其事迹在《元史》和元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他的航海活动不仅体现了元代中外交流的繁荣,也为研究14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线索。

亦黑迷失出使

1. 历史背景与身份

亦黑迷失(又译“亦黑迷失·火者”)为元代色目人(可能为回回或畏兀儿人),精通多国语言,深受元世祖忽必烈重用。元代因其海上贸易与外交需求,多次派遣使团出海,亦黑迷失便是其中关键人物之一。他的出使与同时期的杨廷璧、周达观等人共同构成了元代海外探索的壮阔图景。

2. 主要出使经历

1282年出使僧伽罗(今斯里兰卡)

奉忽必烈之命,亦黑迷失率船队抵达僧伽罗国,携国书与礼物,旨在建立朝贡关系并搜集佛教经典。此行可能与元朝试图联合印度洋沿岸国家对抗东南亚势力有关。

1284年再赴马八儿(印度东南部)

此次出使任务包括招谕海外诸国朝贡,并寻访高僧与佛牙舍利。亦黑迷失成功说服马八儿国王派遣使节回访元朝,促进了双边贸易。

1291年随杨廷璧出使爪哇

参与元朝对爪哇的军事外交行动,虽因战争失利未达预期目标,但亦黑迷失的航海经验为后续交往积累了情报。

3. 航海技术与外交意义

亦黑迷失的船队依托元代发达的造船技术(如配备指南针、大型多桅帆船),其航线经泉州、占城、三佛齐等地,串联起南海至印度洋的贸易网络。他的出使不仅巩固了元朝与东南亚的政治联系,还带回了大量香料、珍宝及宗教典籍,丰富了元代的文化与经济交流。

4. 后续影响与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亦黑迷失的出使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如牵制南海诸国以保障元朝海上安全;也有观点指出其宗教使命(尤其是佛教交流)不可忽视。他的经历被记载于《元史·外夷传》及汪大渊岛夷志略》等文献,成为研究元代海洋史的珍贵资料。

5. 延伸知识

元代海上外交的高峰期(13-14世纪)与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形成对比,反映了蒙古帝国对多元交通路线的重视。亦黑迷失的航海路线后来部分被郑和船队沿用,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此外,其名“亦黑迷失”可能源于突厥语,意为“新月”或“旅途”,暗示其族源与职业特性。

文章标签:

上一篇:宋徽宗时期的艺术与文化繁荣 | 下一篇:明朝疆域与行政区划变迁

元朝的匠户制度与技术传承

元朝元朝

元朝的匠户制度是蒙古统治者为了维持手工业生产与技术传承而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核心是将手工业者编入特殊户籍,世代为官府服务。这一制度既继承了

亦黑迷失出使

元朝色目人

亦黑迷失是元代著名的航海家与外交使臣,曾多次奉命出使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其事迹在《元史》和元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他的航海活动不仅体现了元代中外

关汉卿元曲风韵千秋录

元朝关汉卿

《关汉卿元曲风韵千秋录》——一代戏剧宗师的艺术永恒 关汉卿作为元代杂剧的奠基者,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批判、鲜活的人物塑造和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著称

元朝与中亚的贸易

元朝元朝

元朝与中亚的贸易是13至14世纪欧亚大陆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范围及影响力均达到空前水平。这一时期的贸易活动以蒙古帝国的政治统一为基础,

亦黑迷失出使

元朝色目人

亦黑迷失是元代著名的航海家与外交使臣,曾多次奉命出使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其事迹在《元史》和元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他的航海活动不仅体现了元代中外

元代的饮食文化特色

元朝色目人

元代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融合与多元交汇特色,反映了蒙古草原传统与中原汉地、西域、中亚等多地饮食习俗的深度结合。1. 蒙古传统饮食的延续与推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