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晋朝 >> 详情

祖逖中流击楫典故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6-16 | 阅读:5276次
历史人物 ► 祖逖

"中流击楫"典故出自《晋书·祖逖传》,记录了东晋名将祖逖北伐时展现的壮志豪情。公元313年,祖逖率部渡江北伐,船至长江中流,他敲击船桨(楫)盟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若不能收复中原,决不再渡江南返)。这一场景成为后世彰显收复山河决心的经典意象。

祖逖中流击楫典故

背景与细节补充:

1. 时代背景: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司马睿偏安江南建立东晋。祖逖作为主战派代表,主动请缨北伐,仅获有限支持(千人粮饷、布匹三千),仍自行募兵铸造兵器。

2. 战术成就:祖逖北伐后迅速收复黄河以南大部地区,采取灵活策略:

- 团结坞堡武装,分化敌军(如安抚后赵大将桃豹);

- 屯田积粮,在谯城(今安徽亳州)建立根据地;

- 以少胜多,击退石勒多次进攻。

3. 悲剧结局:因东晋朝廷猜忌,派戴渊牵制兵权,祖逖忧愤成疾,于321年病逝,北伐成果随后丧失。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天下疲耗,卒至沦亡,由逖死也。"

延伸知识:

成语衍生:"击楫中流""誓清中原"均典出于此,多用于形容立志匡复的壮怀激烈。

军事影响:祖逖的"因粮于敌"战术后被岳飞效仿,其团结流民武装的思路亦为后世借鉴。

文学意象文天祥《正气歌》"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即以祖逖自喻,清代顾炎武亦有"祖生多意气,击楫飞中流"之句。

祖逖的北伐虽功败垂成,但其"中流击楫"的誓言成为民族抗争精神的象征,展现了乱世中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文章标签:击楫

上一篇:三国医药与养生文化 | 下一篇: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之治

孔愉放龟得报

晋朝毛宝

“孔愉放龟得报”典出《搜神后记》和《晋书·隐逸传》,是东晋时期一则流传甚广的动物报恩故事,兼具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色彩。故事核心情节如下:1. 史实

葛洪炼丹著医道

晋朝葛洪

葛洪(283—34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他在道教史和医学史上均享有极高地位,

陶侃运甓励志勤政

晋朝广州

陶侃运甓励志勤政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体现了东晋名臣陶侃勤勉自律、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一典故源自《晋书·陶侃传》,展现了陶侃在逆境中仍不懈努力、

晋朝皇权更替

晋朝晋愍帝

晋朝的皇权更替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宗室内讧和异族干预的复杂过程。这个朝代分为西晋(265—316年)和东晋(317—420年)两个阶段,其皇权更替的特点包括

闻鸡起舞祖逖北伐

晋朝祖逖

闻鸡起舞与祖逖北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励志故事与军事行动,二者分别体现了个人奋发精神与家国情怀的结合。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闻鸡起舞的

祖逖闻鸡起舞励志

晋朝祖逖

"闻鸡起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励志故事,典出《晋书·祖逖传》,讲述了东晋名将祖逖与好友刘琨少年时奋发图强的经历。这一事迹不仅体现了古人勤勉进取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