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汉明帝迎佛入华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5-29 | 阅读:5755次
历史人物 ► 魏略

汉明帝迎佛入华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原地区。根据《后汉书》等史料记载,汉明帝(公元28-75年)在位期间曾派遣使者前往西域求取佛经,并在洛阳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官方佛教寺院——白马寺。这一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汉明帝迎佛入华

1. 历史背景与过程

汉明帝在位时,东汉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据传,明帝夜梦金人(佛陀形象),遂派蔡愔、秦景等十八人出使天竺(今印度)求法。他们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到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并带回佛经、佛像及两位僧人。永平十年(公元67年),白马驮经至洛阳,明帝敕建白马寺供僧人译经。

2. 文化影响

- 经典翻译:摄摩腾与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这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标志着佛教经典系统传入的开始。

- 建筑艺术:白马寺的建立为后世佛教寺院提供了范本,其布局融合了汉式建筑与印度风格。

- 思想传播:佛教的因果轮回、慈悲观念逐渐融入本土文化,与儒道思想形成互动。

3. 学术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佛教传入时间可能早于明帝时期,如《魏略》记载西汉哀帝时已有“伊存授经”之说。但明帝迎佛因官方记载明确,被普遍视为佛教在华传播的里程碑。

4. 后续发展

白马寺成为早期佛教中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与寺院建设加速,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奠定基础。

5. 现代意义

这一事件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也为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案例。

汉明帝迎佛不仅是一次宗教引入,更是中外文明对话的开端,其影响延续至今。

文章标签:汉明帝

上一篇:阿房宫建筑规模争议 | 下一篇:三国历史战争与策略解析丛书推荐

韩信的军事才能与结局

汉朝韩信

韩信的军事才能与结局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军事天才,西汉开国功臣,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他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多个方面: 1. 卓越的战略眼

汉朝长城的修筑与作用

汉朝汉朝

汉朝长城的修筑与作用 汉朝长城是在秦长城基础上进一步修筑与拓展的军事防御工程,主要分为西汉与东汉两个阶段,其修筑背景、规模及功能均与汉朝面临的

汉武帝雄才拓疆

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开拓精神的君主之一,他在位54年间(前141-前87年),通过一系列军事、政治和经济改革,将西汉王朝推向鼎盛,

汉朝与乌孙的和亲政策

汉朝汉朝

汉朝与乌孙的和亲政策是西汉时期为联合乌孙共同对抗匈奴而采取的重要外交策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政策始于汉武帝时期,贯穿西汉中后期,是汉朝

汉明帝迎佛入华

汉朝魏略

汉明帝迎佛入华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原地区。根据《后汉书》等史料记载,汉明帝(公元28-75年)在位期间曾派遣使者前往西域求

文鸯单骑退雄兵

三国魏略

文鸯单骑退雄兵的典故出自《三国志·魏书·文聘传》注引《魏略》,描述了魏国将领文鸯(本名文俶)在乐嘉之战中以少胜多、震慑敌军的传奇事迹。以下结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