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耿恭孤军守疏勒的传奇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6-19 | 阅读:7542次
历史人物 ► 传奇

耿恭孤军守疏勒的传奇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极具代表性的孤军坚守战例,展现了汉朝将领耿恭及其部属的非凡勇气和军事智慧。这一事件发生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至章帝建初元年(76年),背景是东汉与北匈奴争夺西域控制权的关键时期。

耿恭孤军守疏勒的传奇

1. 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

疏勒城(今新疆喀什附近)是汉朝西域都护府的重要据点,扼守丝绸之路南道咽喉。北匈奴联合车师后国围攻疏勒,企图切断汉朝与西域的联系。耿恭时任戊己校尉,率数百汉军驻守疏勒,面对数万敌军围攻,展现了惊人的战术韧性。

2. 战术细节与防守创新

水源战: 匈奴断疏勒城外涧水,耿恭命士兵凿井十五丈深才得水,瓦解敌军心理攻势(《后汉书·耿弇传》载"笮马粪汁而饮之"的绝境)。

心理威慑: 汉军以毒箭射击攻城敌军,造成"创者沸烂"的效果,匈奴以为神助,士气大挫。

堡垒防御: 利用西域特有的夯土城墙结构,以火烤加固墙体,延缓敌军攻城器械的破坏。

3. 补给困境与极限生存

守军后期陷入"食尽穷困,乃煮铠,食其筋革"的境地,甚至拆解皮革铠甲充饥。据《资治通鉴》记载,最终撤回玉门关时仅剩"衣屦穿决,形容枯槁"的二十六人。

4. 援军行动与地理挑战

建初元年正月,汉章帝派秦彭等率七千援军穿越天山北麓驰援。援军面临-30℃的严寒和冰川地带,采取"人负薪一束,昼夜兼行"的方式突破自然屏障,体现汉军远程投送能力。

5. 历史评价与军事遗产

此战被范晔誉为"节过苏武",其价值在于:

创造了冷兵器时代孤城坚守300余天的纪录

牵制了北匈奴主力,为东汉重构西域都护体系赢得时间

发明的"凿井法"和"毒矢战术"被收录入《太白阴经》等后世兵书

耿恭的事迹在唐代成为常见题材,如王维"誓令疏勒出飞泉"的典故。现古发现疏勒古城遗址仍存汉代箭簇和深井遗迹,印证了史书记载的可靠性。这一战例不仅体现军事价值,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图腾的一部分,彰显了"一汉当五胡"的戍边气节。

文章标签:耿恭

上一篇:秦朝帝王及其统治策略 | 下一篇:刘备三顾茅庐

主父偃推恩令削诸侯

汉朝主父偃

主父偃推行的"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前141年—前87年在位)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改革,旨在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这项政策颁布于汉武帝元朔二年(

汉代漆器工艺的巅峰

汉朝龙凤

汉代漆器工艺的巅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技术水平、艺术表现和规模化生产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漆器史上难以逾越的经典时期。 1. 技术革

扬雄法言探究

汉朝扬雄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其代表作《法言》是汉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研究扬雄思想体系的核心文本。《法言》以问答形

汉代女子社会地位

汉朝蔡文姬

汉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受先秦礼制影响,又在社会实践中存在一定灵活性,可从以下多维度考察:1. 礼法规范下的从属地位儒家经典《

五虎上将的传奇

三国传奇

五虎上将通常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五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一称号虽未在正史《三国志》中明确记载,但元明以后

夏朝末代君主桀之传奇及其统治时期社会风貌探讨

夏商传奇

夏朝末代君主桀(又称履癸)的统治历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暴君与王朝覆灭的典型案例。其事迹虽因年代久远而混杂神话色彩,但通过《竹书纪年》《史记》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