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五虎将列传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8-08 | 阅读:2733次历史人物 ► 蜀汉
蜀汉五虎将指的是《三国志》中刘备麾下五位功勋卓著的名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一称谓虽未见于正史《三国志》原文(陈寿将五人合为一传,后经民间演绎形成"五虎将"之说),但五人确实是蜀汉政权的核心军事统帅。以下按正史记载分述其生平及军事贡献:
1. 关羽(?-220年)
字云长,河东解县人。早期随刘备起兵,以忠义著称。建安五年(200年)暂降曹操时阵斩颜良,被表封汉寿亭侯,后千里走单骑归刘备。镇守荆州期间,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逼得曹操一度欲迁都避其锋芒。但因骄傲轻敌导致孙权背盟偷袭,最终败走麦城。其"万人敌"威名见于《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死后逐渐被神化为"武圣"。
2. 张飞(?-221年)
字益德,涿郡人。与关羽并称"熊虎之将",长坂坡率二十骑断后震慑曹军。入蜀战争中克巴郡、破张郃,任巴西太守时以少胜多。性格暴烈,章武元年因苛待部下被范疆、张达所害。史载其"雄壮威猛,亚于关羽",书法、画美人等文人技艺亦有记载。
3. 赵云(?-229年)
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原属公孙瓒,后归刘备。长坂坡救阿斗、汉水空营计退曹军等事迹见于《云别传》。曾任翊军将军,参与入蜀、汉中之战。虽未单独统帅方面军,但以稳重忠诚见长,诸葛亮赞其"军资有馀"。其"常胜将军"形象多源于演义加工。
4. 马超(176-222年)
字孟起,扶风茂陵人。原为西凉军阀,建安十六年(211年)联合韩遂抗曹,潼关之战几乎迫近曹操,后败走投张鲁。归附刘备后参与攻略成都,蜀汉立国任骠骑将军。因家族被曹操诛灭,晚年抑郁而终。其军事才能受诸葛亮肯定,但蜀汉对其多有戒备。
5. 黄忠(?-220年)
字汉升,南阳人。原属刘表,归刘备后于定军山之战阵斩夏侯渊,奠定汉中争夺战胜局。以七十高龄位列后将军,与关羽同爵。《三国志》特别记载其"勇毅冠三军",但具体战例较少,可能因归蜀时已年迈。
历史背景与评价
五人的合传反映陈寿对蜀汉军事体系的概括:关羽、张飞为元从核心,马超代表凉州集团,黄忠象征荆州旧部,赵云则是禁卫统帅。值得注意的是:
正史中五人地位不均,关羽假节钺、马超骠骑将军皆位高于其他人;
魏延未入列却实际承担更重兵权,体现蜀汉后期将领断层;
"五虎将"概念定型于宋元戏曲,明代《三国演义》进一步艺术化,如赵云形象大幅提升。
五将军事风格各异:关羽擅攻坚、张飞长突击、马精通骑战、黄忠善、赵云以战术灵活见称。他们的兴衰也折射出蜀汉政权从崛起至困守的历程,特别在荆州丢失、夷陵战败后,蜀汉彻底丧失战略主动性。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相继凋零"的感叹,正是人才困境的真实写照。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