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宋朝 >> 详情

宋代市舶司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5-17 | 阅读:8326次
历史人物 ► 景德

宋代市舶司

宋代市舶司

宋代市舶司是管理海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始设于北宋初年,主要分布在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等沿海港口。其职能包括征收关税、发放贸易许可证(“公凭”)、查验货物、管理外商事务等,是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重要保障。

1. 机构设置与职能

- 征税:市舶司对进口货物征收“抽解”(实物税,通常为10%-20%)和“博买”(官府优先购买部分商品)。

- 贸易管理:商人需申请“公凭”方可出海,违者视为。

- 外商接待:设立“蕃坊”供外商居住,并任命“蕃长”协助管理。

2. 主要港口与贸易范围

- 广州:最早设立市舶司,主要对接东南亚、阿拉伯地区。

- 泉州:南宋后期成为最大贸易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印度、波斯、东非等地往来密切。

- 明州:侧重对日本、高丽的贸易。

3. 贸易商品

- 出口:瓷器、丝绸、茶叶、铜钱等。

- 进口:香料、象牙、珍珠、、药材(如乳香、没药)等。

4. 经济影响

- 市舶收入成为南宋财政重要来源,占比一度达20%。

- 促进手工业发展,如景德镇瓷器、福建茶叶的海外需求激增。

5. 政策演变

- 北宋初期鼓励贸易,南宋因财政压力进一步开放,但后期为防铜钱外流,多次颁布禁商令。

6. 衰落

- 元朝继承市舶制度,但明代因海禁政策逐渐废除,仅保留广州一处。

宋代市舶司的运作体现了古代中国海洋贸易的开放性与制度化管理,为后世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章标签:市舶司

上一篇:荆南高从诲外交策略 | 下一篇:马可·波罗游中国

包拯断案与司法制度

宋朝包拯

包拯(999—1062年)是北宋著名的清官,以刚正不阿、明察秋毫的断案能力著称,被后世尊称为“包青天”。他的断案实践与宋代司法制度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

宋代科举制度演变史

宋朝景德

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演变过程反映了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以下是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演变历程及特征:1. 分科取士

宋钦宗的靖康之耻

宋朝宋钦宗

靖康之耻(1126-1127年)是北宋末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北宋政权的实质性灭亡。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背景与成因1. 宋朝军事积弱

宋代夜市文化考略

宋朝明清

宋代夜市文化考略 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夜市作为城市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宋和南宋时期尤为繁荣。夜市的兴起与宋代城市格局的

宋代科举制度演变史

宋朝景德

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演变过程反映了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以下是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演变历程及特征:1. 分科取士

明代瓷器与景德镇

明朝景德

明代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顶峰之一,景德镇作为这一时期的核心产区,推动了瓷器技术的革新与美学的发展。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种类及影响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