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赵云英勇事迹与传奇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04 | 阅读:9966次
历史人物 ► 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忠勇果敢著称。其事迹在《三国志》等正史与《三国演义》中均有记载,以下是基于史实的核心事迹与传奇

赵云英勇事迹与传奇

1. 长坂坡救主(208年)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刘备败退当阳。赵云于乱军中单骑救出刘备幼子刘禅及甘夫人,史载“云身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三国演义》将此情节艺术化为“七进七出”,虽为夸张,但凸显其勇武。

2. 汉水之战(219年)

汉中之战时,赵云率数十骑接应黄忠,遭曹军追击。他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而退。赵云趁机鼓噪追击,以弱胜强,被刘备赞为“子龙一身是胆也”,此即“空营计”典故。

3. 平定益州(214年)

刘备入蜀后,赵云率军由江州西进,攻克江阳、犍为等郡,助刘备夺取益州。战后力谏刘备归还百姓田宅,体现恤民之德。

4. 北伐督江州(227年)

诸葛亮首次北伐,赵云率偏师出箕谷牵制魏军主力。虽因兵力悬殊失利,但亲自断后保全全军,展现出卓越的统帅能力。

5. 德行与治军

赵云以严谨治军闻名,不贪功、不纵兵扰民。拒绝赵范联姻(樊氏)、劝阻刘备伐吴等事件,均彰显其政治远见与操守。

补充知识

官职与评价:赵云终官镇东将军,死后追谥“顺平侯”。《三国志》作者陈寿评其“强挚壮猛,并作爪牙”。

武器争议:正史未载赵云使用“青龙偃月刀”(此物隋唐后才出现),应为更贴近史实的兵器。

后世影响:宋元后民间文学逐渐神化赵云,元代《三国志平话》将其列为“五虎将”之一,明代《三国演义》进一步强化其“常胜将军”形象。

墓葬与纪念:四川大邑县有赵云墓,清代重建赵云祠庙,至今仍有祭祀活动。

赵云的形象融合了史实与文学加工,其忠诚、勇猛、仁厚的特质成为中华文化中“完美将领”的典范。

文章标签:赵云

上一篇:汉长安城建筑特色 | 下一篇:庾亮辅政权重一时

孙亮与东吴权臣斗争

三国孙亮

孙亮是东吴的第二位皇帝,10岁即位(252年),因年幼由大将军诸葛恪、侍中孙峻等权臣辅政。孙亮在位期间,东吴内部权臣斗争激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

汉献帝的傀儡生涯考

三国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是中国东汉末代皇帝,其统治时期(189年-220年)堪称历史上最典型的傀儡政权样本。其生涯可分为以下关键阶段: 一、幼年登基与

典韦护主殒命

三国典韦

典韦护主殒命一事出自《三国志·魏书·典韦传》,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忠勇事迹。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事件背景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宛城,张

虎痴许褚勇武录

三国许褚

虎痴许褚勇武录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以骁勇善战、力大无穷著称,被誉为“虎痴”。其一生事迹多见于《三国志·

赵云单骑救主考据

三国赵云

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主要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忠勇典故。以下是基于史料和学术考据的详细分析: 一、

长坂坡赵云单骑救阿斗

三国赵云

长坂坡赵云单骑救阿斗的事迹主要源自《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但历史记载相对简洁。根据《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及《蜀书》等史料,可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