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春秋战国 >> 详情

战国四公子列传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6-23 | 阅读:6011次
历史人物 ► 战国

战国四公子指战国末期以养士闻名的四位贵族: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他们是当时六国合纵抗秦的重要组织者,以礼贤下士、门客三千著称,《史记》专设《孟尝君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信陵君列传》《春申君列传》记载其事迹。

战国四公子列传

1. 孟尝君田文(?—前279年)

出身:齐威王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封于薛(今山东滕州)。

养士特点:门下食客逾三千,倡导"鸡鸣狗盗亦用其能",不拘一格招揽人才。

政治作为:曾任齐相,联合韩魏攻破秦国函谷关(前298年),后因田甲叛乱被齐湣王猜忌,退居封邑。晚年一度任魏相,策划"五国伐齐"报复齐国。

典故:鸡鸣狗盗、狡兔三窟(冯谖献策)。

2. 平原君赵胜(?—前251年)

出身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弟,封于东武城(今河北故城)。

养士特点:注重士人仪表才辩,毛遂自荐典故出于其门下。

历史事件

- 长平之战后组织邯郸保卫战(前259—前257年),散家财募死士,遣毛遂说服楚王合纵。

- 斩杀嘲笑跛足门客的美人,以维护士人尊严闻名。

局限:识人眼光不足,曾误判赵括为将导致长平惨败。

3. 信陵君魏无忌(?—前243年)

出身:魏昭王少子,安釐王异母弟,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

军事成就

- "窃符救赵"(前257年):盗虎符击杀晋鄙,解邯郸之围。

- 合纵攻秦:率五国联军破秦军于河外(前247年),追至函谷关。

政治结局:因功高震主遭猜忌,晚年沉溺酒色而亡。

评价:四公子中军事才能最突出,刘邦称帝后仍专程祭祀。

4. 春申君黄歇(前314—前238年)

出身:楚国贵族,非宗室,封淮北十二县,后改封吴地(今苏州)。

政治活动

- 辅佐楚顷襄王,曾上书秦昭王阻止攻楚。

- 策划"移花接木"将李园之妹献给楚王(考烈王),诞下幽王。

结局:因泄密被李园刺杀,全家遭灭门,为四公子中唯一非善终者。

四公子共性

均以养士为政治资本,但门客质量参差,司马迁评"徒豪举耳"。

活跃于战国晚期(前300—前230年),试图通过合纵遏制秦国而未果。

封邑经济实力雄厚,如孟尝君薛地放贷年息十万钱,春申君在吴地兴修水利。

历史影响

四公子模式体现了战国贵族权力对王权的威胁,秦统一后严禁养士。汉代仍有效仿者如淮南王刘安,但中央集权下已难成气候。唐宋以后,其故事成为"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化符号,常出现于诗词戏曲中。

文章标签:

上一篇:师酉簋铭载王室册命 | 下一篇:樊於期叛秦献首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体系

春秋战国韩非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是战国末期韩国贵族,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以“法”“术”“势”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理论体系,对

赵国名将廉颇和蔺相如的友谊传奇

春秋战国蔺相如

赵国名将廉颇与蔺相如的友谊传奇是战国时期"将相和"的典范,其历史真实性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详细记载。这一事件发生于赵惠文王时期(约公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与地理优势

春秋战国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与地理优势对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系交通的利用 长江、黄河、淮河等主要河

吴起:战国卓越军事家

春秋战国吴起

吴起(约前440年-前381年),战国初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先后效力于鲁、魏、楚三国,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锐意改革闻

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与地理优势

春秋战国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与地理优势对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系交通的利用 长江、黄河、淮河等主要河

孟子的儒家思想在战国的影响

春秋战国战国

孟子的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儒家学派的传承与发展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