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西周经济概况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的经济以农耕为核心,兼具手工业和商业的初步发展,形成了一套与分封制、宗法制相配套的经济体系。以下是西周经济的主要特点和概况:1. 农业经济的主体地位 西周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归
时间 ► 2025-08-1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周经

[秦朝] 统一度量衡的经济意义

统一度量衡是中国古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经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贸易和商业发展 统一度量衡消除了各地区之间计量单位的差异,减少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纠纷。例如,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
时间 ► 2025-08-14 | 标签 ►

[明朝] 明朝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变迁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高度繁荣、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一、农业发展与土地制度变革1. 屯田制与垦荒政策:明初推行军屯、民屯、商屯制度,洪武年间
时间 ► 2025-08-1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明朝

[唐朝] 唐代江南方镇经济

唐代江南方镇的经济在当时的中国占据重要地位,主要依托长江中下游的自然资源和漕运优势,形成了以农业、手工业、商业为核心的繁荣经济体系。江南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南部及江西、湖南部分地区,在唐
时间 ► 2025-08-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藩镇

[南北朝] 南朝的经济与农业发展

南朝(420-589年)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经济与农业发展在战乱频仍的背景下仍取得显著成就,展现出较强韧性。以下从农业基础、土地制度、技术进步、商业与手工业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农业基础与耕地开发1. 江
时间 ► 2025-08-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刘裕

[汉朝] 汉代庄园经济模式

汉代庄园经济模式是两汉时期(前202年—220年)形成的一种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融合农业生产与手工业经营的综合性经济组织,其发展与社会结构、土地制度变迁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1. 土地兼并催生庄园雏形
时间 ► 2025-08-10 | 标签 ►

[南北朝] 南北朝庄园经济

南北朝时期的庄园经济是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和政权更迭,土地兼并加剧,世家大族通过占山固泽、封略山湖等方式扩张土地,形成自给自足的大型庄园体系。这
时间 ► 2025-08-0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谢灵运

[清朝] 清朝经济体系

清朝的经济体系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同时融合了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复合型体系,其特点是政府高度介入与市场自发发展并存。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经济结构及特点: 1. 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清朝继承明代的
时间 ► 2025-08-0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清朝

[隋朝] 隋代经济繁荣表现

隋代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经济发展显著。隋朝推行均田制,保障农民拥有土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隋文帝时期多次减免赋税,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农民负担减轻,农业产出增加。大运河的开凿连
时间 ► 2025-08-0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广州

[元朝] 元代江南经济的繁荣

元代江南经济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尽管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但其对江南地区的治理和经济政策客观上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繁荣。以下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农业
时间 ► 2025-08-0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元朝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