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康之治(约公元前1043年-约公元前996年)是指中国西周初周成王、周康王的治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其中在周成王在位初年,因成王年幼,主要是周公摄政,平定了管蔡之乱并实行封建制......详情
[西周] 成康之治天下太平
成康之治是中国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042年—前996年)由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父子两代君王开创的治世典范,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太平盛世之一。这一时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为西周王朝奠定了坚实基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西周] 成康之治天下安宁
“成康之治”是中国西周初年周成王(姬诵)与周康王(姬钊)统治时期(约公元前1042—前996年)出现的治世典范,被后世誉为上古理想政治的象征。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社会安定、刑罚少用、民生富足,史载“刑措四十余时间 ► 2025-07-0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西周] 大盂鼎铭载册命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的重要青铜器,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内壁铸有291字铭文,记录了周康王二十三年(约公元前10世纪)对大贵族盂的册命仪式,是研究西周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贵史料。以下时间 ► 2025-07-09 | 标签 ► 大盂鼎铭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西周] 成康之治兴西周
成康之治是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046—前996年)由周成王姬诵与周康王姬钊父子相继统治形成的治世典范,作为西周"王道政治"的黄金时期,其历史影响和制度创新对中国早期国家治理具有范式意义。 一、政治制度建设1. 宗法分时间 ► 2025-07-0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西周] 昭王南征不返
"昭王南征不返"是西周早期的重要历史事件,记载于《史记·周本纪》《竹书纪年》等文献,反映了西周王朝统治的一次重大危机。以下是基于考古与文献的综合分析:一、事件背景1. 昭王时期政局:周昭王(约前995-前977年在位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西周] 昭王南征丧师汉水
周昭王南征丧师汉水是西周早期的重要历史事件,记载于《竹书纪年》《史记·周本纪》及出土青铜器铭文(如中方鼎、静方鼎等),反映了周王朝对南方的经略及其军事挫折。背景与原因:1. 政治扩张需求:周初成康之治后,时间 ► 2025-06-0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西周] 宗法制度在西周的形成和影响
宗法制度是西周时期确立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政治社会结构体系,其形成与周代的建国背景和统治需求密切相关。以下从形成背景、核心内容及历史影响三方面展开分析:一、形成背景1. 政治需求:周灭商后,面临广袤疆时间 ► 2025-05-27 | 标签 ► 宗法制度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西周] 成康之治天下安
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西周初期的一段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期,主要涵盖周成王(姬诵)与周康王(姬钊)两代君主的统治(约公元前1042年—前996年)。这一时期以“刑措四十年不用”著称,被视为儒家理想政治的典范之时间 ► 2025-05-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西周] 成康之治背后人物
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盛世时期,发生在西周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都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在这一时期背后,有几位重要的人物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共同创造了这段辉煌的历史。首先,周成王时间 ► 2025-04-2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西周] 西周建立与成康之治
西周建立与成康之治一、西周的建立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继夏、商之后的一个重要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纣王,建立了周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间 ► 2025-02-20 | 标签 ► 西周建立 | 历史人物 ► 成康之治
宋朝陈亮
五代十国郭威
唐朝武则天
隋朝租庸调制
南北朝拓跋焘
晋朝荀勖
三国蜀汉
汉朝霍光
秦朝睡虎地秦简
春秋战国战国
秦朝陈胜
春秋战国范蠡
西周牧野之战
夏商
清朝雍正
明朝崇祯
元朝成吉思汗
宋朝宋徽宗
五代十国柴荣
唐朝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