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

► 崇祯帝个人资料 ► 崇祯帝历史事件 ► 崇祯帝历史百科

崇祯帝,姓,御讳由检,字德约,明朝第16位皇帝,为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五岁时,其母刘氏获罪,被光宗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数年后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于天启二年(1622年)年被兄长明熹宗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8月)驾崩,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登基,时年十八岁。次年改元崇祯,是为崇祯帝。

崇祯帝一生操劳,夜以继日的批阅奏章,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崇祯年间,与万历、天启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即位之初就大力铲除阉党,曾六下罪己诏,惜其生性多疑,能力不善,无法挽救衰微的明朝。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发生甲申之变,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三十五岁,在位十七年。南明朝廷予崇祯帝庙号思宗,后改毅宗威宗,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

出生地点: 北京市

出生时间: 1611年01月06日

前任: 明熹宗

在位时间: 1627年10月02日 - 1644年04月25日

姓名: 朱由检

年号: 崇祯

庙号: 思宗(弘光初上)、毅宗(弘光改上)、威宗(隆武上)、怀宗(清廷上,后去庙号)

性别: 男性

政权:

死亡时间: 1644年04月25日

继任: 弘光帝

谥号: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南明谥)、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端皇帝(清朝初谥)、庄烈愍皇帝(清朝改谥)

陵墓: 十三陵思陵

上一位:北京城 | 下一位:慈禧太后

崇祯帝铲除魏忠贤

明朝崇祯帝

崇祯帝铲除魏忠贤的过程是明末政治斗争的重要转折点。魏忠贤作为天启朝权倾朝野的宦官首领,通过掌控东厂和锦衣卫,结党营私,形成了“阉党”集团。崇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国破山河的历史反思

明朝崇祯帝

崇祯帝:明朝末代皇帝的历史反思与国破山河的教训崇祯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面对内忧外患,他努力挽救国家命运,但最终未能成功,国家走向灭亡。对于崇

崇祯帝自缢煤山始末

明朝崇祯帝

崇祯帝自缢煤山始末 一、背景与政局恶化 崇祯帝朱由检(1611—1644)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即位。他继位时面临内忧外患:内部有宦官专权(魏忠贤余党

崇祯帝煤山遗恨

明朝崇祯帝

崇祯帝煤山遗恨:末世君主的悲剧与反思 崇祯帝(朱由检,1611—1644)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最后一位统一政权的君主。他在位17年(1627—1644),面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