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

[春秋战国] 楚庄王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庄王称霸中
► 楚庄王个人资料 ► 楚庄王历史事件 ► 楚庄王历史百科

冉耕

[春秋战国] 冉耕

冉耕(前544年-?),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陶(今山东省定陶区)人。孔子弟子,为孔门四科“德行”代表人物之一,受儒教祭祀。后患恶疾,孔子亲往探望,见其垂危,深为叹惜。
► 冉耕个人资料 ► 冉耕历史事件 ► 冉耕历史百科

端木赐

[春秋战国] 端木赐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对他好时他看人
► 端木赐个人资料 ► 端木赐历史事件 ► 端木赐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连称

连称,春秋时齐国的大夫,曾经风云一时,其妹为齐襄公的妃子。他的事迹,《左传》是这样记述的:“襄公使称与管至父戍葵邱,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
► 连称个人资料 ► 连称历史事件 ► 连称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庄周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
► 庄周个人资料 ► 庄周历史事件 ► 庄周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公子欣时

公子欣时,字子臧,春秋时期曹国的公子,父亲曹宣公。前578年,曹宣公随晋国在外出征,去世。子臧送葬。公子负刍在国内杀太子,即位,就是曹成公。诸侯请晋国讨伐,晋国因为疲惫,要等几年。子臧安葬父亲,要流亡外国
► 公子欣时个人资料 ► 公子欣时历史事件 ► 公子欣时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灭赵后,兵临易水,准备攻燕。燕太子丹为挽救燕国,派荆轲为使者,以献督亢地图为名朝见,企图伺机刺杀秦王。当秦王接见荆轲观看地图时,图穷匕首见,荆轲用藏在图中的匕首刺秦王,但未刺
► 荆轲刺秦王个人资料 ► 荆轲刺秦王历史事件 ► 荆轲刺秦王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樗里疾

樗里疾(?―前300年),名疾,又称樗里子、严君疾,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曾辅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
► 樗里疾个人资料 ► 樗里疾历史事件 ► 樗里疾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
► 二桃杀三士个人资料 ► 二桃杀三士历史事件 ► 二桃杀三士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毛伯卫

毛伯卫(?-前594年),春秋时期毛国国君,伯爵。鲁文公元年(前626年)夏四月丁巳,安葬鲁僖公。周襄王派毛伯卫到鲁国册封鲁文公,叔孙得臣到周王室拜谢天子。鲁文公九年(前618年)春,毛伯卫去鲁国求金。鲁宣公十五
► 毛伯卫个人资料 ► 毛伯卫历史事件 ► 毛伯卫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叔隗

叔隗,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衰的夫人。出身在赤狄廧咎如氏。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廧咎如被白狄打败,叔隗和妹妹季隗一起被白狄俘虏。当时晋国公子重耳和赵衰君臣,在白狄避难。叔隗、季隗姐妹被献给了重耳。
► 叔隗个人资料 ► 叔隗历史事件 ► 叔隗历史百科

荣旂

[春秋战国] 荣旂

荣旂(qi,同旗),字子祈、子祺,一作子颜,春秋鲁国人(一说卫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 荣旂个人资料 ► 荣旂历史事件 ► 荣旂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发生于春秋中叶,为晋、楚争霸中原而进行的一次战役。公元前575年春,楚诱使郑国叛晋。同年五月,晋厉公伐郑,楚共王救之,两军相遇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在战争中,晋国军队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
► 鄢陵之战个人资料 ► 鄢陵之战历史事件 ► 鄢陵之战历史百科

秦孝公

[春秋战国] 秦孝公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在位24年,谥号为孝。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
► 秦孝公个人资料 ► 秦孝公历史事件 ► 秦孝公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赵同

赵同(?---前583年),春秋时晋国大臣,嬴姓,赵氏。父亲赵衰曾随晋文公流亡八国近二十年,兄长赵盾是晋国中军将(最高军政长官)。赵同因弟弟赵婴齐与侄媳赵庄姬通奸,与另一个弟弟赵括一起流放赵婴齐。后赵庄姬等人陷害
► 赵同个人资料 ► 赵同历史事件 ► 赵同历史百科

  • <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