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汉朝
刘衎

[汉朝] 刘衎

刘衎简介:汉平帝刘衎是中山孝王刘兴之子,刘衎的母亲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在位6年,享年14岁。刘衎怎么读?刘衎读作[liú kàn]。刘衎的皇后是王莽的女儿王氏。刘衎怎么死的?一作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死的,一作被王
► 刘衎个人资料 ► 刘衎历史事件 ► 刘衎历史百科

慎夫人

[汉朝] 慎夫人

公元前177年,汉文帝带着窦皇后、慎夫人乘辇同往上林苑游幸,晚上在上林苑举行盛宴。由于慎夫人是汉文帝的宠妾,在宫中常与皇后平起平坐,上林郎官按照惯例,把慎夫人的座位也安排在与皇后对等的上席。中郎将袁盎见到
► 慎夫人个人资料 ► 慎夫人历史事件 ► 慎夫人历史百科

马元义

[汉朝] 马元义

马元义,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的组织者之一,是黄巾大方首领。光和六年(183年),马元义奉黄巾军首领张角之命,筹划起事的准备工作。马元义聚集荆州、扬州信徒数万人于邺城,并收买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准备于次年
► 马元义个人资料 ► 马元义历史事件 ► 马元义历史百科

萧何

[汉朝] 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邑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
► 萧何个人资料 ► 萧何历史事件 ► 萧何历史百科

刘焉

[汉朝] 刘焉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西汉鲁恭王刘馀(汉景帝第五子)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 刘焉个人资料 ► 刘焉历史事件 ► 刘焉历史百科

刘睃

[汉朝] 刘睃

刘睃(Juān),西汉人物,被封为鲁文王,《汉书·景十三王传》、《汉书·诸侯王表》中有相关记载。
► 刘睃个人资料 ► 刘睃历史事件 ► 刘睃历史百科

[汉朝] 宋典

东汉十常侍之一,中常侍是宦官中权势最大的职位,虽只是食俸二千石,但却负责管理皇帝文件和代表皇帝发表诏书,是皇帝最为亲近的人。 汉初,中常侍没有固定的编制,但惯例是设4人,秩级千石。灵帝却陡增至12人,他们
► 宋典个人资料 ► 宋典历史事件 ► 宋典历史百科

[汉朝] 赵典

赵典,字仲经,蜀郡成都人也。父戒,为太尉,桓帝立,以定策封厨亭侯。典少笃行隐约,博学经书,弟子自远方至。
► 赵典个人资料 ► 赵典历史事件 ► 赵典历史百科

刘肥

[汉朝] 刘肥

刘肥(公元前221年―公元前189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西汉诸侯王。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兄,其母曹氏是汉高祖情妇。公元前201年,刘肥受封齐王,建立齐国,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成为
► 刘肥个人资料 ► 刘肥历史事件 ► 刘肥历史百科

张昭

[汉朝] 张昭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
► 张昭个人资料 ► 张昭历史事件 ► 张昭历史百科

[汉朝] 刘不害

刘不害,汉景帝孙,河间献王刘德之子。公元前130年,河间献王刘德去世,刘不害继承王位,在位四年卒,谥曰共。
► 刘不害个人资料 ► 刘不害历史事件 ► 刘不害历史百科

刘缵

[汉朝] 刘缵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汉章帝玄孙。刘缵曾祖刘伉为汉章帝长子,因其生母地位卑贱,被剥夺了皇位继承权,建初四年(79年)被封为千乘王(封国在今山东省高青县附近)。8岁那年,即皇帝位。永嘉元年(145
► 刘缵个人资料 ► 刘缵历史事件 ► 刘缵历史百科

[汉朝] 郅都

郅都,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酷吏。郅都在汉文帝时任郎官,为文帝侍从。景帝时代,郅都当了中郎将,敢
► 郅都个人资料 ► 郅都历史事件 ► 郅都历史百科

  • <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