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

► 虎门销烟个人资料 ► 虎门销烟历史事件 ► 虎门销烟历史百科

虎门销烟是指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中国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省从英商手中收缴、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广州虎门(现为东莞的一部分)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道光帝命令林则徐在虎门当众销毁,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的历史事件。

上一位:黄宗炎 | 下一位:韩非子

虎门销烟

清朝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清政府于1839年在广东虎门实施的大规模销毁鸦片行动,由钦差大臣林则徐主持,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重要事件,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壮举

清朝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19世纪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国鸦片侵略的标志性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这一壮举发生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

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

清朝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呈现出多重特征,其背景、形式与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 贸易体系的局限性清朝长期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尤其乾隆

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考

清朝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1839年6月3日至25日由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今东莞市虎门镇)主持的销毁鸦片行动,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