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 孔子个人资料 ► 孔子历史事件 ► 孔子历史百科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详情

[春秋战国] 孔子:春秋大义,儒家先驱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对中国
时间 ► 2025-07-3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春秋战国] 孟轲春秋道义扬名诸侯间

孟轲(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以“仁政”“民本”“性善论”为核心,在诸侯纷争的时代大力弘扬儒家道义,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孟轲传播春秋道义的具体表现及其历史背景的扩展分析: 一、周游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春秋战国]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智慧启示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智慧对中国乃至东亚文明影响深远,其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融合伦理、政治、教育等多维度内容,具有以下重要启示:1. 仁爱思想的普世价值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将"仁"定
时间 ► 2025-07-1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春秋战国] 晏子使楚智辩

晏子使楚智辩是《晏子春秋》中记载的经典外交故事,生动展现了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的外交智慧与机辩才华。这一事件发生在齐景公时期(约公元前547—前490年),晏婴作为齐国使者出使楚国,面对楚国的多次挑衅,以机
时间 ► 2025-07-1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西周] 周恭王驭民以德

周恭王(约前10世纪在位)是西周第九位君主,《史记·周本纪》对其治国理政的记载较为简略,但通过青铜器铭文与先秦文献的互证,可归纳其“驭民以德”的施政特点及历史背景如下: 一、周恭王的时代背景1. 西周中期政治
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春秋战国] 孔子周游列国传儒

孔子周游列列国是儒家思想传播的重要历程,发生在春秋末期(约公元前497-484年)。这一历史事件具有多重背景与深远意义:1. 政治背景与出走原因周王室衰微导致"礼崩乐坏",鲁国季桓子执政期间,孔子因"堕三都"事件与贵族
时间 ► 2025-07-01 | 标签 ► 孔子 | 历史人物 ► 孔子

[春秋战国] 孔子:春秋儒者,智慧之光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对中华文明乃至东亚文化圈影响
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春秋战国] 春秋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谈治世

春秋时期,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治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治世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核心内容:1. 仁政与德治 孔子主张统治者应以道德教化而非暴力手段治理
时间 ► 2025-06-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春秋战国] 孔子周游列国论道

孔子周游列国论道是春秋末期(约公元前497年至公元前484年)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为期十余年的政治游历与思想传播活动。这一事件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成为后世研究先秦政治生态与文化互动的重要案
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春秋战国] 曾子:春秋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曾子是春秋末期鲁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晚年重要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宗圣”。他是孔子“四科十哲”中“德行科”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孝道思想和修身理论著称,其言行对后世儒学发
时间 ► 2025-06-1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