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867年-933年),原名邈吉烈,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人,沙陀族,晋王李克用养子,生父李霓,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第二位皇帝(926年6月3日-933年12月15日在位)。嗣源初以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元年(923年......详情
[五代十国] 梁晋争霸中原震荡
梁晋争霸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与后晋两大政权为争夺中原统治权爆发的长期战争(907—923年),其激烈程度堪称五代政权更迭的缩影。这场冲突不仅是军事对抗,更是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民族关系的全面较量,深刻影响了中国时间 ► 2025-07-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十国间的外交联姻策略
十国时期(907-979年)是唐朝灭亡后中国南方的分裂割据时代,各国为争夺霸权或自保频繁采用联姻外交。以下是基于史实的外交联姻策略分析:1. 政治结盟的核心手段 十国中吴越、南唐、闽、楚等国常通过联姻建立军事同盟。时间 ► 2025-07-2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王晏球平镇定州
王晏球平定定州是五代后唐时期一场重要的军事行动,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及王晏球个人特质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事件背景1. 定州叛乱根源 925年,义武节度使王都(王处直养子)时间 ► 2025-07-2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郭从谦弑庄宗
郭从谦弑庄宗是五代十国后唐时期的一场重大宫廷政变,发生于公元926年(同光四年)。这一事件直接导致后唐庄宗李存勖被杀,政权更迭。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历史背景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沙陀族人,早年骁勇善战时间 ► 2025-07-2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李嗣源继位后唐明宗
李嗣源继位为后唐明宗(926-933年在位)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政权的重要转折点。作为沙陀族出身的军事将领,李嗣源在唐庄宗李存勖晚期因功高震主而遭到猜忌,最终通过邺都兵变(926年)登上皇位。他的统治虽仅有七年,但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王晏球大破契丹
王晏球大破契丹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与契丹之间的一次重要军事对抗,发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此役展现了王晏球卓越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中原政权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有效防御策略。 战役背景 1. 契丹南侵压力: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李彝超定难军兴
李彝超是五代十国时期党项族定难军的重要领袖,活跃于10世纪中叶。定难军是陕北地区以夏州(今陕西靖边)为中心的割据势力,由党项拓跋部建立,后发展为西夏王朝的前身。李彝超的崛起与这一时期西北藩镇的权力博弈密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李嗣源平定邺都兵变
李嗣源平定邺都兵变是五代后唐政权巩固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及历史细节展开分析: 一、背景与起因1. 后唐初期的政治生态:926年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但统治基础脆弱。李存勖重用伶人、宦官,导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兵变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王晏球平定义武
王晏球(?-930年),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名将,字莹之,河南洛阳人。他一生历经后梁、后唐两朝,以军事才能著称,尤其在平定义武军节度使王都叛乱(又称“义武之乱”)中表现突出,成为后唐稳定河北局势的关键人物。以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赵在礼祸邺都
赵在礼祸邺都事件发生于五代后唐时期,是藩镇兵变的典型案例,反映了唐末五代骄兵悍将操控政权的社会痼疾。此事与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有直接关联,以下从背景、经过、影响三方面展开: 一、事件背景1. 藩镇积弊:唐末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汉朝班超
秦朝秦朝
春秋战国孔子
西周镐京
夏商商汤
清朝清史稿
明朝朱熹
元朝元朝
宋朝资治通鉴
五代十国李存勖
三国马超
汉朝晁错
秦朝秦二世
春秋战国扁鹊
西周齐国
夏商商容
清朝传奇
明朝金瓶梅
宋朝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