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明朝
石亨

[明朝] 石亨

石亨(?-1460年),陕西渭南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得以权倾朝野。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
► 石亨个人资料 ► 石亨历史事件 ► 石亨历史百科

孙元化

[明朝] 孙元化

孙元化(1581年—1632年)字初阳,号火东,上海川沙县高桥镇人,是西洋火炮专家。天启间举人。从徐光启学西洋火器法,孙承宗荐为兵部司务,在边筑台制炮,进兵部职方主事,崇祯初为职方郎中,三年以右佥都御
► 孙元化个人资料 ► 孙元化历史事件 ► 孙元化历史百科

孝和皇后

[明朝] 孝和皇后

孝和皇后王氏(-1619年),本名失考,中国明朝皇族女性,出身顺天府(今北京),新城伯王钺之女。 为明光宗朱常洛的才人,生有二子明熹宗朱由校、简怀王朱由(木学)。万历年间,朱常洛尚为皇太子时,王氏为其选侍,
► 孝和皇后个人资料 ► 孝和皇后历史事件 ► 孝和皇后历史百科

[明朝] 澎湖之战

澎湖之战,是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舰队占领澎湖,明朝为了收复彭湖所发起的一场战争。天启四年(1624年)8月,明朝军队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澎湖群岛。 中文名: 澎湖之战 主要人物: 南居益 参战方:
► 澎湖之战个人资料 ► 澎湖之战历史事件 ► 澎湖之战历史百科

[明朝] 陶琰

陶琰,字廷信(1449年-1532年),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陶琰之父陶铨亦为进士,官至陕西右参议。成化七年(1471年),陶琰登乡试第一;成化十七年,登进士,授刑部
► 陶琰个人资料 ► 陶琰历史事件 ► 陶琰历史百科

[明朝] 郭纪

郭纪(1419年-?),字彦理,山西大同府大同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正统九年(1444年)甲子科山西乡试第一名。景泰二年(1451年),参加辛未科会试,得贡士第一百八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四名
► 郭纪个人资料 ► 郭纪历史事件 ► 郭纪历史百科

[明朝] 白圭

白圭(1419—1475年1月27日),字宗玉,谥恭敏。明北直隶南宫县人(今河北邢台市南宫市南白塔村人),明朝成化间累官至兵部尚书,卒于任。
► 白圭个人资料 ► 白圭历史事件 ► 白圭历史百科

[明朝] 木高

木高(1515年2月5日-1568年11月29日),字守贵,号端峯,别号九江,纳西族名阿公阿目(A-kung A-mu),丽江第十五代土司,官拜丽江知府。他也是一位儒学学者,被后世称为“木氏六公”之一。木高是木公的长子。1548年,奉命征
► 木高个人资料 ► 木高历史事件 ► 木高历史百科

李定国

[明朝] 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
► 李定国个人资料 ► 李定国历史事件 ► 李定国历史百科

[明朝] 汪洪

汪洪(1438年-?),字克容,一字克庸,祖籍湖广蒲圻县,寄籍顺天府。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成化元年(1465年)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成化二年(1466年),参加丙戌科会试,得贡士第二百七十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
► 汪洪个人资料 ► 汪洪历史事件 ► 汪洪历史百科

[明朝] 马铎

马铎(1366年-1423年),字彦声,号梅岩,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人,明朝状元。马铎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六年(1366年),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深得明成祖信任,被命辅佐太子朱
► 马铎个人资料 ► 马铎历史事件 ► 马铎历史百科

[明朝] 童挥厚

挥厚(元末至正初年-明洪武间)汉姓童,《李朝实录》记载为童挥护。建州女真人。童挥厚为斡多里万户府万户,兼管鹰事。爱新觉罗努尔哈齐的祖先。他曾被元朝派遣镇压兀者野人,因此两者有不解之仇。 性别: 男性
► 童挥厚个人资料 ► 童挥厚历史事件 ► 童挥厚历史百科

[明朝] 密州市舶司

密州市舶司,中国古代的一个海关管理机构,治所相当位于今日的山东省青岛市,北宋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始置。
► 密州市舶司个人资料 ► 密州市舶司历史事件 ► 密州市舶司历史百科

[明朝] 蔚州

蔚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北魏永安中以怀荒、御夷二镇置,后徙治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北。北周徙治灵丘县(今属山西省)。隋朝大业二年(606年)省。唐朝武德六年(623年)复置蔚州。侨治阳曲县(即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阳
► 蔚州个人资料 ► 蔚州历史事件 ► 蔚州历史百科

[明朝] 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是明成祖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了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三杨)、夏原吉、蹇义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使他们在位的十一年期间(1424年至1435年)成为明代历史上少有的吏治
► 仁宣之治个人资料 ► 仁宣之治历史事件 ► 仁宣之治历史百科

  •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