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固伦恪靖公主

[清朝] 固伦恪靖公主

固伦恪靖公主(1679-1735),康熙帝第六女,序齿为四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五月二十七日寅时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十九岁,受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康熙
► 固伦恪靖公主个人资料 ► 固伦恪靖公主历史事件 ► 固伦恪靖公主历史百科

孔子

[春秋战国] 孔子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
► 孔子个人资料 ► 孔子历史事件 ► 孔子历史百科

孝慎成皇后

[清朝] 孝慎成皇后

孝慎成皇后(1790年-1833年6月16日),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帝第二任皇后,世袭三等承恩公、追封一等公舒明阿之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佟佳氏出生。嘉庆十三年(1808年)封为二阿哥绵宁继福晋。嘉庆十八年(1813
► 孝慎成皇后个人资料 ► 孝慎成皇后历史事件 ► 孝慎成皇后历史百科

马湘兰

[明朝] 马湘兰

马湘兰(1548—1604),秦淮八艳之一,生于金陵,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是秦淮八艳之一。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
► 马湘兰个人资料 ► 马湘兰历史事件 ► 马湘兰历史百科

赵威后

[春秋战国] 赵威后

赵威后(约前305年左右─前265年)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孝成王的母后。又称赵惠文后、孝威太后,威通君,并不是谥号,孝威后意思是说赵威后为赵孝成王之君太后。惠文王去世后,她一度临朝听政,而年纪才三十出头。史书对
► 赵威后个人资料 ► 赵威后历史事件 ► 赵威后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姜小白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第三个也是最小的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
► 姜小白个人资料 ► 姜小白历史事件 ► 姜小白历史百科

[元朝] 王祯

王祯 (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元元贞元年(1295年)至大德四年(1300年)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王祯在大德二年(1298年)
► 王祯个人资料 ► 王祯历史事件 ► 王祯历史百科

鬼谷子

[春秋战国] 鬼谷子

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华夏族,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一说是战国时期魏国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
► 鬼谷子个人资料 ► 鬼谷子历史事件 ► 鬼谷子历史百科

[明朝] 耿定力

耿定力(1541年-?),字叔台,又字子健。黄安(今湖北红安)人。明朝政治人物。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任工部主事,出为成都知府,提出采木收木法,减免官吏勒索。万历年间,官至右佥都御史。与耿定向、耿定理兄弟
► 耿定力个人资料 ► 耿定力历史事件 ► 耿定力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堀秀治

堀秀治(ほり ひではる,天正4年(1576年)-庆长11年(1606年))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武将、大名。越后福岛藩第一任藩主。堀秀政长子。弟弟是堀亲良。有三子:堀忠俊、堀鹤千代(早逝)、堀季乡。天正18年(1590)父亲
► 堀秀治个人资料 ► 堀秀治历史事件 ► 堀秀治历史百科

李景隆

[明朝] 李景隆

李景隆(生卒年不详),小字九江,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早年袭爵曹国公,常奉旨出京练军,后协助建文帝削藩。靖难之役时,李景隆被拜为大将军,率朝廷军队征讨燕王朱棣,结果先
► 李景隆个人资料 ► 李景隆历史事件 ► 李景隆历史百科

李显

[唐朝] 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
► 李显个人资料 ► 李显历史事件 ► 李显历史百科

季友

[春秋战国] 季友

季友,春秋鲁桓公季子,即鲁桓公最小的儿子,鲁庄公弟,因手掌中生成一“友”字文,遂以为名,号成季,故称季友,又称公孙友”。
► 季友个人资料 ► 季友历史事件 ► 季友历史百科

[元朝] 镇风塔

镇风塔,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拓林镇东北方面的风吹岭。始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为广东保存完好的元代古塔之一。因拓林频临海滨,常有风潮之害,建塔是为了镇风,故取名“镇风塔”。
► 镇风塔个人资料 ► 镇风塔历史事件 ► 镇风塔历史百科

  • <
  • 321
  • 322
  • 323
  • 324
  • 325
  • 326
  • 327
  • 328
  • 329
  • 330
  • 331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