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宋朝
赵桓

[宋朝] 赵桓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
► 赵桓个人资料 ► 赵桓历史事件 ► 赵桓历史百科

曾魁

[宋朝] 曾魁

古典名著《水浒传》里的人物,曾魁为曾家第四子,面色微黄,身长八尺,嗜好练武,亦喜背诗书,曾头市唯一的文武双全,年约二十出头。
► 曾魁个人资料 ► 曾魁历史事件 ► 曾魁历史百科

米芾

[宋朝] 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
► 米芾个人资料 ► 米芾历史事件 ► 米芾历史百科

[宋朝] 孔令仪

孔令仪(1915年9月19日-2008年8月22日),是宋嘉澍家族成员,在山西太谷出生,孔祥熙的长女,母亲是宋蔼龄。孔令仪的乳名叫Baby,英文名Rosamonde Ling E Kung Hwang,与二姨宋庆龄同名。
► 孔令仪个人资料 ► 孔令仪历史事件 ► 孔令仪历史百科

[宋朝] 弼天真君

弼天真君,知名的宋朝闾山道士,后被奉为神灵,是法主真君张慈观、辅天真君萧朗瑞的结义兄弟。
► 弼天真君个人资料 ► 弼天真君历史事件 ► 弼天真君历史百科

[宋朝] 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由北宋苏颂发明之自动化机械化天文演示装置。元祐元年(1086年)苏颂检验太史局的浑仪时,决心要将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苏颂拜访吏部守当官韩公廉,取得张衡、张思训的“仪器法式大纲”。元祐三年
► 水运仪象台个人资料 ► 水运仪象台历史事件 ► 水运仪象台历史百科

[宋朝] 夔州之战

夔州之战,发生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二月,在北宋灭后蜀之战中,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部署刘廷让率东路军攻克夔州(治奉节,今重庆奉节东白帝)的江河破袭战。该战斗最终以北宋军获胜告终,亦是北宋灭后蜀的重要一
► 夔州之战个人资料 ► 夔州之战历史事件 ► 夔州之战历史百科

[宋朝] 王继恩

王继恩(?-999年),陕州陕县人。北宋初期宦官,宋太祖的内侍。陈桥兵变后,宋太祖告诉王继恩说:“早来前殿指挥一事,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故不乐也。”(读书镜)《宋史》说宋太祖驾崩时,宋皇后(952年-995年)
► 王继恩个人资料 ► 王继恩历史事件 ► 王继恩历史百科

[宋朝] 宋容慧

宋容慧(朝鲜语:송용혜 1992年7月25日-),中国棋院围棋职业五段棋手, 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女子围棋个人比赛冠军。宋容慧1992年7月25日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朝鲜族,曾师从黑龙江职业棋手朱燕铭、陈兆峰。2005
► 宋容慧个人资料 ► 宋容慧历史事件 ► 宋容慧历史百科

[宋朝] 赵伯圭

赵伯圭(12世纪-1202年10月12日),字禹锡,南宋宗室秀安僖王赵子偁的长子,宋太祖之子赵德芳的六世孙,宋孝宗的胞兄。 兄弟: 弟:宋孝宗赵昚 其他亲属: 太祖父:宋太祖、烈祖父:秦康惠王赵德芳、天祖父:英国公赵惟宪
► 赵伯圭个人资料 ► 赵伯圭历史事件 ► 赵伯圭历史百科

[宋朝] 上官均

上官均(1038年-1115年),字彦衡,邵州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县)人。上官凝次子。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中进士,苏轼拟其第一,因策论诋毁王安石变法,改第二。历官北京留守推官、监察御史行里,元丰年间,揭发法官窦莘
► 上官均个人资料 ► 上官均历史事件 ► 上官均历史百科

[宋朝] 四木三凶

四木三凶指南宋史弥远为相期间的七名奸臣。“四木”是薛极与胡榘﹑聂子述﹑赵汝述四个人,这四人每一个名字中都有一个“木”字,也是史弥远的党羽,时人称之为“四木”。“三凶”则是指李知孝与梁成大﹑莫泽三个人。
► 四木三凶个人资料 ► 四木三凶历史事件 ► 四木三凶历史百科

[宋朝] 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是指中国宋朝建立的五个烧制瓷器的大窑。它们分别是: 汝窑:主要产青瓷,有“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美誉。语出周世宗柴荣。 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
► 五大名窑个人资料 ► 五大名窑历史事件 ► 五大名窑历史百科

[宋朝] 建隆之治

建隆之治是宋太祖统治期间的一个繁荣昌盛时期。建隆之治主要是宋太祖统治前期,当时年号为“建隆”(960年—963年),故史称“建隆之治”,是北宋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北宋军队强大、经济富足。
► 建隆之治个人资料 ► 建隆之治历史事件 ► 建隆之治历史百科

[宋朝] 吴奎

吴奎(1011年-1068年),字长文,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北宋进士、官员。生性记忆力好,无书不读。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调古田主簿。皇祐元年(1049年)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以太常博士通判陈州(治今河
► 吴奎个人资料 ► 吴奎历史事件 ► 吴奎历史百科

  • <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