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人法
► 逃人法个人资料 ► 逃人法历史事件 ► 逃人法历史百科满洲在清兵入关前,已实施投充,但人员陆续逃亡,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多尔衮以为 “只此数月之间,逃人己几数万”,为此制定逃人法,有条目一百多个,重在严惩“窝主”,一经查获,窝主就地正法。“有隐匿逃人者斩,其邻佑及十家长、百家长不行举首,地方官不能觉察者,俱为连坐”,逃亡三次者处以绞刑。又设立“督捕衙门”,捕捉逃人,“新朝立法重逃人,窝隐之家祸切身”。顺治六年又改为“隐匿逃人者免死,流徙”。顺治七年六月,广西巡抚郭肇基等人因为“擅带逃人五十三名”,被处死。顺治十年豪雨成灾,“直隶被水诸处,万民流离,扶老携幼,就食山东。但逃人法严,不敢收留,流民啼号转徙”。龚鼎孳说:“畿辅之民圈占以后,田庐荡然。年来水涝频仍,道殣相望。近以逃人众多,立法不得不严,而有司奉行未善,使流徙者竟无所归。……今闻山东一带流民复千百成群,携男挈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