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
► 章惇个人资料 ► 章惇历史事件 ► 章惇历史百科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为宋朝的政治人物,新旧党争的要角。
章惇是父亲章愈与其乳母的私生子,“惇豪俊、博学善文”。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取进士,可是侄子章衡却考取状元,便不就而去,而再举进士甲科,调商洛令。章惇能攀绝壁题字,面不改色,苏轼说他:“子厚必能”,因为他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爱惜。
虽然章惇力主改革,但是由于与王安石不合而仅用其为中书校正,后为宋神宗起用,熙宁五年(1072年),受命察访荆湖北路,于1077年调参知政事,平定四川、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的少数民族叛乱,招抚45州。但是由于章惇强硬对付少数民族的政策,引发湖南、湖北一带的动,被贬为起居注。宋哲宗即位之后,章惇又因为废除新法的问题与司马光当着宣仁太后之前犯颜争议,而出知汝州。
元祐九年(1094年),章惇于宣仁太后死后入京,出任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首相),主持恢复熙丰新法,史称"绍述",北宋...
亲属: 父亲章愈
出生地点: 大宋福建
出生时间: 1035 年
性别: 男性
教育程度: 私塾
死亡地点: 舒州
死亡时间: 1105 年
活跃时期: 11世纪
经历: 进士、商洛令、中书校正、参知政事、起居注
职业: 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