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隋朝 >> 详情

隋哀帝杨恂

朝代:隋朝 | 时间:2024-04-09 | 阅读:499次
历史人物 ► 杨素

隋哀帝杨恂(569年-618年),隋朝第二位皇帝,581年-618年在位,他是隋文帝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是淳化公主。杨恂在父亲去世后继位,时年十三岁。

隋哀帝杨恂

杨恂继位后,最初是在母亲和长兄杨广的辅佐下执政。但杨广暴虐无道,淮南王杨素、岳阳公杨侗等宦官勾结,纷纷反叛杨广。杨广死后,隋炀帝杨广的长子杨勇立即即位,但也因为傲慢无礼,无度而遭到大臣、士人的强烈反对,于是被迫退位。迫于压力,大臣们决定让年轻的杨恂继位,享年50岁。

杨恂即位后,将政务大部分交给了辅臣贾德恩、薛稷。杨恂聪慧有胆略,懂得借助两个贤相赖以持续富政。

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令地方诸侯对朝廷不满。杨恂不忽视这类问题,也曾尝试给予地方诸侯一定的自治权利,但又怕他们力量强大,会危及国家统一和权威,随即加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官僚制度。他消弱了军队中的重臣式的军事指挥权而由自己直接指挥全国大军,为防止隋琵琶之变这种军阀混战的现象再次出现,以太子为首的大量贵族成员被多次调动,削弱了这些贵族的力量。

在对外政策上,杨恂主要继承了隋文帝和隋炀帝期间的遵循“扩张、消灭、依附”三大准则。他成功将塞北的突厥各部纳入隋朝之下,其中最重要的是松漠之盟,史称突厥的“松赞干”,保证了中原的安定。他又几次出兵征讨叛乱的高句丽,但因为战争成本巨大,而且高句丽在没有打败之前一直都有不少支持它的隋朝人,使杨恂难以取得胜利。

尽管杨恂不是个优秀的君主,他还是有好处的。他尊重知识分子,尤其是宗教。他改革百姓的纳贡制度,以减轻底层劳动者的重负。他将公共财政用于民生事业,新建京城洛阳的治水、治荒、治瘟的工程,将梁渠与河间渠相接,增加了运河航道的长度,降低了内陆地区交通费用,便于商品贸易。在福利方面,他下令公开藏书、开办医院和养老院、为天灾造成的受灾者提供援助,建立了为穷人渔猎打猎的学校。另外,杨恂在建朝时期也出于某种原因,接受了对平民问题上影响力极大的佛教信仰,给人民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依靠。

隋朝西北部居民多为半农半牧民族,他们以牧业为主,发展极其落后,这对朝廷的统治极不利。他还将新羌、新鄯两州设在了西北地区,控制了当地的经济与货物;建造了丝绸之路的航运资本,鼓励对西域、东南亚和南亚的贸易。

虽然杨恂做出了一些改革和努力,但隋朝最终还是在他的领导下灭亡了。隋唐之际,隋文帝、隋炀帝纵情声色,给全国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担,而隋哀帝杨恂统治时期又因为多次剥夺贵族的实权、向佛教等宗教妥协及升级针对高句丽的战争招致强烈反对。到了唐朝时代,官吏薪金制度被调整,法律法规更加合理,肆行的豪门享乐等不良习惯得到了穷治,一系列政治上内外联动的举措提升了朝廷的领导水平,使得唐代可以拥有长达二百多年的持续繁荣。

文章标签:

上一篇:唐高宗李治 | 下一篇:孟浩然:咏物诗代表

庾质预言天象

隋朝侯景

庾质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著名天文学家和占星家,其生平事迹主要见于《梁书》及《南史》等史料。他以精通天文历算和善于观测天象闻名,尤其擅长通过天

周法尚镇抚岭南

隋朝裴矩

周法尚镇抚岭南是隋朝统一南方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周法尚(556年—614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人,隋朝名将。他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奉命平定岭南,对巩固

许善心编纂典籍

隋朝许敬宗

许善心是隋朝著名的史学家、文献学家,其编纂典籍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参与编修《隋书》 许善心在隋文帝和隋炀帝时期长期负责史官工作,

隋军击败吐谷浑

隋朝杨广

隋军击败吐谷浑的事件发生于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是隋朝经略西域、巩固西北边疆的重要军事行动。此次战役不仅彰显了隋朝的军事实力,更对丝绸之路

麦铁杖骁将战死

隋朝杨素

麦铁杖是隋朝著名的骁勇战将,以勇猛果敢著称,最终在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中战死沙场。 1. 早年经历:麦铁杖原名麦孟才,因其骁勇善战,隋文帝赐名“铁杖”

隋朝社会风气的转变

隋朝杨素

隋朝作为承前启后的短命王朝,其社会风气的转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南北朝奢靡之风的延续与抑制隋初延续了南北朝时期贵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