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曹操草船借箭

朝代:三国 | 时间:2024-04-09 | 阅读:8161次
历史人物 ► 曹操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战例,描述的是三国时期曹操在攻打南方时,因箭矢不足而向孙权借箭的故事。这则故事既展示了曹操的智谋,也展现了孙权的胸怀,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传世佳话。

曹操草船借箭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北伐,攻打孙权的地盘。可曹军箭矢告急,吴军屯兵长江以防备而曹操智者,定计去袭吴军,以求解救。他想到了草船借箭的计策。于是派遣部将派精壮兵士手持幢旗,伪装为曹操大军,到孙权统领的长江河畔上游,扬言要渡江。这消息传达给孙权,孙权大喜,便命令军士每家献箭,以备战争之需。曹操的间谍接到情报后,将消息传给曹操,曹操听闻此事,知道长江下游上游已深陷苦战之中,孙权军士经工地人民敛的箭已不少,而自身箭矢却须向他处借取。因此,曹操决定实行"草船借箭"的计划。曹操将箭的需求告诉了孙权,并且保证会在取箭后及时还回所借箭,孙权虽然犹豫,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曹操的请求。

随后,曹操带着几位将领,乘着小船来到孙权的船坞。曹操看到船坞里整齐的排列着的箭,数以万计,心中暗自庆幸,这才是他想要的目的地。孙权亲自迎接曹操的到来,曹操将箭矢的需求告诉了孙权,并向孙权保证会在取走箭后立刻还回来。孙权听完后,虽然心有顾忌,但仍然答应了曹操。

曹操在孙权的协助下,将数万支箭全部运到了自己的军营中。曹操事先已布置好,他的部队在接到箭矢之后,立刻将箭尾换成腐烂的麻绳,箭头上蘸上,并尽快返回长江边。孙权得知后,急忙派船前往曹操的军营,请求曹操归还箭矢。曹操却声称箭矢已经还完,此时的箭头已伤及士卒,使得曹军阵亡数百人,孙权深感愤怒,并知道被曹操愚弄,气愤之下下令封江断水,封锁曹军后路。曹操面对危局,设计袭击孙权的东吴军队,并最终获胜。

草船借箭的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典故之一。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曹操的智谋和计谋,也展示了孙权的大度和胸怀。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智慧和胆略,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和教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者千虑,必有一得,而且也强调了信任和信用的重要性。相信这个典故依然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和启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得心应手。

文章标签:

上一篇:张良:汉景帝宰相 | 下一篇:中国晋朝时期的外交关系

木牛流马运粮草

三国蜀汉

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主要用于解决蜀道艰险、粮草运输困难的问题。关于木牛流马的记载主要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和《诸

魏灭蜀汉之战

三国蜀汉

魏灭蜀汉之战是三国时期曹魏对蜀汉发动的一次关键性军事行动,最终导致蜀汉政权的覆灭。以下是该战役的核心内容及相关背景分析:1. 历史背景 三国后期格

庞统连环计献曹营

三国庞统

关于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的史实,需要澄清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情节属于文学虚构,正史中并无明确记载。根据《三国志》等史料,可梳理以下史实与

典韦护主死战宛城

三国典韦

典韦护主死战宛城是《三国志》中记载的著名战役,发生在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当时曹操率军征讨张绣,张绣起初投降,后因曹操强纳其婶邹氏而愤然反叛

荀彧谏曹操缓称帝

三国曹操

荀彧谏曹操缓称帝一事,是汉末三国历史中的关键政治博弈。虽然《三国志》未明确记载荀彧直接劝阻曹操称帝的具体对话,但通过史料综合分析,可还原其核

典韦浴血护曹操

三国曹操

典韦浴血护曹操的事迹主要记载于《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展现了他作为曹操贴身护卫的忠诚与勇武。现依据史料梳理关键细节并延伸相关背景: 一、濮阳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