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七擒孟获诸葛亮谋略

朝代:三国 | 时间:2024-04-07 | 阅读:6779次
历史人物 ► 孟获

七擒孟获诸葛亮谋略

七擒孟获是中国历史上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次出兵南征孟获的故事。孟获是南蛮反抗军的首领,凭藉着地利和部下的忠诚,一直给南部边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而诸葛亮出兵擒孟获,则体现了他超凡的智谋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七擒孟获的故事。

第一次征伐:

第一次南征孟获时,诸葛亮希望借此机会削弱南蛮势力,断其后路。孟获在经过多次激战后终于被擒,但在谦和的态度下孟获表现得十分谦恭,诸葛亮见状,释放孟获并让其回去,希望用孟获的力量来镇压南蛮。

第二次征伐:

第二次征伐孟获时,诸葛亮分计多路进攻,令孟获节节败退,最终再次将其俘虏。这一次,孟获领悟到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与蜀汉正面抗衡,于是开始改变策略,放弃诸葛亮的追捕。

第三次征伐:

第三次征伐孟获时,孟获采用了伪装的策略躲过了蜀军的追捕,这次诸葛亮没有立即出兵,而是暗中传旨让当地百姓协助捕捉孟获。最终,孟获被乡民诱捕,被送到蜀汉。

第四次征伐:

第四次征伐孟获时,诸葛亮得知南蛮军疲惫不堪,于是立即率兵前往,孟获痛失重地后,孟获对蜀汉展露忠诚之心。

第五次征伐:

第五次征伐孟获时,诸葛亮得知孟获已,于是亲自前去,与孟获谈判,最终孟获向诸葛亮表示忠诚,并被任命为蜀汉的一员,成为蜀汉的武将。

第六次征伐:

第六次征伐孟获时,诸葛亮派兵前去南蛮领地,孟获带兵增援,与蜀汉成功会和,成为蜀汉的得力干将,一臣一侯之间情如父子。

第七次征伐:

第七次征伐孟获时,蜀汉国势趋于稳定,诸葛亮没再出征,孟获得知南蛮已臣服,于是选择归顺,成为了蜀汉的一员。

七擒孟获的故事充分展示了诸葛亮超凡的智谋和领导力,他巧妙地利用了孟获的软肋,将其征服,并最终使其成为蜀汉的得力干将。通过七次征伐孟获,蜀汉不仅消灭了南蛮势力,也得到了孟获的忠诚与支持,为蜀汉国力的壮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整个过程展现了诸葛亮治军的高明之处,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智慧。

文章标签:

上一篇:廉颇老将军降汉 | 下一篇:吴越之争:国家改革 国土安全

木牛流马运粮草

三国蜀汉

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主要用于解决蜀道艰险、粮草运输困难的问题。关于木牛流马的记载主要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和《诸

魏灭蜀汉之战

三国蜀汉

魏灭蜀汉之战是三国时期曹魏对蜀汉发动的一次关键性军事行动,最终导致蜀汉政权的覆灭。以下是该战役的核心内容及相关背景分析:1. 历史背景 三国后期格

庞统连环计献曹营

三国庞统

关于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的史实,需要澄清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情节属于文学虚构,正史中并无明确记载。根据《三国志》等史料,可梳理以下史实与

典韦护主死战宛城

三国典韦

典韦护主死战宛城是《三国志》中记载的著名战役,发生在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当时曹操率军征讨张绣,张绣起初投降,后因曹操强纳其婶邹氏而愤然反叛

孟获七纵终臣蜀

三国孟获

“孟获七纵终臣蜀”这一典故源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讲述了诸葛亮南征平定南中时对彝族首领孟获的攻心战术。虽然《三国

孟获的南征北战与民族融合

三国孟获

孟获的南征北战与民族融合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对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进行军事征服与治理的重要历史事件,其过程体现了古代中原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