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马超突袭成都

朝代:三国 | 时间:2024-04-21 | 阅读:2472次
历史人物 ► 马超

公元221年,三国鼎立,蜀汉刘备依托刘备之势,吞并了益州成为了蜀汉的一部分,于是,成都成为了蜀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过,战争从未离开蜀汉,那时吴国和魏国不断进攻蜀汉,一次次地袭击成都,蜀汉在成都城内多次修筑了高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超突袭成都的事情发生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马超突袭成都

马超,字孟起,晋阳(今河北省晋中市)人,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之一,堪称当时的神话人物,被历史家誉为“一当骑,二当步,三当箭”的将才。马超虽曾因与刘备谋反而被流放后又加入了蜀汉,但他却一直心存不满,在蜀汉中抱怨刘备的呆板和孟达的权力膨胀,想要推翻蜀汉重建汉朝。公元221年,蜀汉的第一代皇帝刘备去世,其子刘禅继位,为了夺取权力,马超决定发动突袭成都。

马超突袭成都的时间和地点非常巧妙。天气逐渐转暖的三月,在春光明媚的时节里,马超偷偷潜入了成都。他决定在某个祭日,深夜,趁人们熟睡之际发动一场突袭。三月二十三夜,马超带领他的部队疾行三十里,来到成都的西南吴山角,从四十丈的悬崖攀上南城大墙。此时,蜀汉的将领闻讯正在南阳楼饮酒赏月,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威胁的到来,以为是烽烟惊来。

马超的策略简单:用射倒城墙上的士兵,接着持续跑进城内,迅速占领关键地段。他的步兵穿着轻便的衣服,专门负责解决士兵,一边猛烈攻击,一边抓住伏击的士兵。而他的骑兵则负责跑到不同的路口,封锁军营,攻击营地。整个突袭过程极其悄无声息,城内的官兵几乎没有时间反应,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不断被击退。

在突袭中,马超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突破毒烟和城门。为此,他派遣部队在城内散布毒烟,使得城内的守卫们气体混乱。之后,他向城门下面倒油,用火把点燃,制造巨大的火灾,吸引了守卫们的注意力,趁机破城而入。为确保胜利,马超还准备了不少谎报军情的伎俩,他为了减轻守卫的恐理,制造了很多散布谣言的假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让他们分散精力,更好的完成目标。

最终,马超大获全胜。蜀汉守军陷入混乱,不知所措,战事不足两个时辰就取得了胜利。马超趁胜逃走,最终获得了胜利,并且取得了诸多的宝贵物质和三万俘虏,这无疑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之一。

三国时期的马超突袭成都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件事件,不仅对于成都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还对于马超的战争技巧、兵法智慧以及战斗手段和底线等方面为人们展开了一份妙笔。这次事件诠释了马超军事才能的精髓所在,为后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文章标签:马超

上一篇:韩信:名将,功勋卓著 | 下一篇:十六国时期: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的混乱时期

黄盖苦肉计诈降曹

三国黄盖

黄盖苦肉计诈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但历史上是否真实发生需结合史料分析。 1. 史书记载与虚构成分 《三国志》中确有黄盖建议火攻并参与赤

木牛流马运粮草

三国蜀汉

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主要用于解决蜀道艰险、粮草运输困难的问题。关于木牛流马的记载主要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和《诸

魏灭蜀汉之战

三国蜀汉

魏灭蜀汉之战是三国时期曹魏对蜀汉发动的一次关键性军事行动,最终导致蜀汉政权的覆灭。以下是该战役的核心内容及相关背景分析:1. 历史背景 三国后期格

庞统连环计献曹营

三国庞统

关于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的史实,需要澄清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情节属于文学虚构,正史中并无明确记载。根据《三国志》等史料,可梳理以下史实与

马超英勇善战传奇录

三国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末年名将,西凉军阀马腾之子,以骁勇善战闻名,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其生平事迹在

马超的铁血丹心

三国马超

马超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位列“五虎上将”之一,其“铁血丹心”的形象在历史和演义中均有所体现。结合史实分析如下: 1. 出身与早期经历马超字孟起,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