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康里巎巎书法绝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18 | 阅读:9447次
历史人物 ► 赵孟頫

康里巎巎(1295-1345)是元代著名书法家,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色目人,属康里部族。其书法艺术成就显著,尤其在行草书领域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康里巎巎书法艺术的几点分析:

康里巎巎书法绝

1. 师承与风格

康里巎巎师法晋唐名家,尤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宗,兼学唐代怀素孙过庭。其行草书以遒劲流畅著称,笔势迅疾而不失法度,线条瘦硬挺拔,如"快刀斫阵",展现了游牧民族的豪迈气韵与汉文化笔墨的融合。传世作品《李白古风诗卷》《述笔法卷》可见其提按顿挫的功力与章法布局的疏密有致。

2. 元代书坛地位

元代书坛以赵孟頫倡导的复古风潮为主流,康里巎巎与鲜于枢、邓文原并称"元初三大家",其书法在赵氏典雅书风之外另辟蹊径,以险绝奇崛的个性成为少数民族书家代表。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

3. 技法创新

他创造性地将章草笔意融入行草,如《渔父辞册》中波磔与今草连绵相结合。书写速度极快,据记载"一日能书三万字",但疾书中仍保持结字的精准,体现对"势"与"力"的极致追求。明代解缙评其"如雄剑倚天,长虹驾海"。

4. 历史影响

康里巎巎书法对明代初期书家如宋克、解缙有直接影响,其书风通过弟子饶介传递至吴门书派。清初傅山"宁拙毋巧"的主张亦可追溯至康里氏对率真天性的表达。

5. 存世作品与鉴定

现存可信真迹约十余件,多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因明代伪作较多,需结合其"捺笔重按""竖画斜贯"等特征鉴别。其用纸喜用砑光笺,墨色乌亮如漆,与赵孟頫淡墨风格形成对比。

补充知识:康里氏家族属钦察汗国贵族,其父不忽木为元初名臣。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使其书法既含西域刚健气质,又深得中原文人笔墨精髓。元代"奎章阁"时期,他与虞集柯九思等共同奠定了宫廷艺术收藏体系,对书法鉴藏史亦有贡献。

文章标签:巎巎

上一篇:宋高宗赵构的皇位风云与文艺情怀 | 下一篇:利玛窦来华传教

元军平定李璮叛乱

元朝李璮

元军平定李璮叛乱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1264年)镇压汉人世侯反抗的关键事件,反映了元初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该叛乱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可从以

元宁宗幼年早逝

元朝元宁宗

元宁宗懿璘质班是元朝第十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三位大汗,1332年10月23日至12月14日在位,年仅7岁便去世,在位仅53天,是元朝最短命的皇帝之一。 元宁宗的早

元武宗海山即位

元朝元武宗

元武宗海山(1281—1311年),名孛儿只斤·海山,是元朝的第三位皇帝,庙号武宗。他在位时间虽短(1307—1311年),但执政期间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对元朝

元朝征讨缅甸蒲甘王朝

元朝元朝

元朝对缅甸蒲甘王朝的征讨是蒙古帝国对外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南亚历史中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军事冲突。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背景与起因1.

赵孟頫书画大家

元朝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是元代最杰出的书画家之一,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出身宋朝宗室,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却在元朝出仕,官

画家黄公望

元朝赵孟頫

黄公望(1269—1354),元代著名画家,原名陆坚,后过继给黄氏改姓,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与吴镇、倪瓒、王蒙并称“元四家”。他是中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