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画家黄公望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08 | 阅读:9087次
历史人物 ► 赵孟頫

黄公望(1269—1354),元代著名画家,原名陆坚,后过继给黄氏改姓,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与吴镇倪瓒王蒙并称“元四家”。他是中国文人画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其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富春山居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下是关于黄公望的史实与扩展内容:

画家黄公望

1. 早年经历与师承

黄公望早年曾任职官府,后因卷入案件入狱,出狱后皈依全真教,潜心修道。他的绘画深受赵孟頫影响,继承了文人画“以书入画”的传统,同时融合五代荆浩关仝的北方山水技法,形成疏淡悠远的个人风格。

2. 艺术特征

- 笔墨技法:擅用干笔淡墨,皴法以“披麻皴”为主,笔意简练苍润,注重线条的书法性表达。

- 构图意境:作品多表现江南平远山水,空间层次丰富,通过留白与虚实对比营造空灵之境,体现道家“淡泊无为”的思想。

- 题跋与诗画结合:黄公望常在画作上题诗,将文学与绘画结合,强化作品的文人意趣。

3. 代表作《富春山居图》

此画创作于1347—1350年间,以长卷形式描绘富春江两岸景色,全长逾6米,被誉为“画中《兰亭》”。画作在后世历经火烧、割裂,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剩山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无用师卷》)。其构图疏密有致,笔墨变化万千,展现了“景随人迁,人随景移”的观看体验。

4. 理论贡献

黄公望著有《写山水诀》,总结山水画创作经验,强调“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病”,提倡师法自然与内心感悟的结合,对明清画家如董其昌、八大山人等有重要启示。

5. 历史地位与影响

明代董其昌将其推为“元四家”之首,清初“四王”对其技法多有模仿。黄公望的绘画标志着元代文人画的成熟,将“逸品”美学推向高峰,其作品至今被视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典范。

补充知识:黄公望与全真教关系密切,道教的隐逸思想深刻影响其艺术,晚年常往来于虞山、富春山等地,观察自然,作品中常透露出超脱世俗的哲思。

文章标签:

上一篇:晏殊无可奈何词 | 下一篇:解缙与永乐大典

元朝文人墨客与文化艺术繁荣

元朝元朝

元朝虽然由蒙古族建立,但其文化艺术却呈现出独特的多元繁荣景象,尤其在文人创作、戏曲发展、书画艺术和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成就显著。以下从多个角度

大蒙古国崛起史

元朝丘处机

大蒙古国的崛起是13世纪欧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过程充满军事征服、政治整合和文化交融。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一、崛起背景与早期基础1. 草原政治格

画家黄公望

元朝赵孟頫

黄公望(1269—1354),元代著名画家,原名陆坚,后过继给黄氏改姓,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与吴镇、倪瓒、王蒙并称“元四家”。他是中国

脱脱修辽金宋史

元朝脱脱

脱脱主持编纂辽、金、宋三史是元代史学史上的重大工程,这一工作不仅体现了元朝对正统史学传统的继承,更反映了多民族政权对历史书写的政治考量。以下

画家黄公望

元朝赵孟頫

黄公望(1269—1354),元代著名画家,原名陆坚,后过继给黄氏改姓,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与吴镇、倪瓒、王蒙并称“元四家”。他是中国

书法家鲜于枢

元朝赵孟頫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民、虎林隐吏等,元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与赵孟頫并称“元代书坛双璧”。祖籍渔阳(今北京密云),后寓居杭州,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