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廷设回回司天监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8-12 | 阅读:7018次
历史人物 ► 至元

元廷设立的回回司天监是元代重要的天文历法机构,主要职责是编制回回历法、观测天象及修订历书,反映了蒙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

元廷设回回司天监

背景与设立:

1. 蒙元帝国的开放性元朝统治者重视实用技术,尤其是天文历法对农业、占卜和统治合法性的作用。由于阿拉伯、波斯天文学在数学和观测技术上领先,忽必烈在至元八年(1271年)正式设立回回司天监,与传统的汉人司天监并列。

2. 西域人才的引进:元廷重用来自中亚、西亚的伊斯兰学者,如波斯人扎马鲁丁(Jamāl al-Dīn),他曾进献《万年历》并督造回回天文仪器,推动了回回天文学的传播。

机构职能与贡献:

1. 历法编修:回回司天监主持编纂《回回历》(《授时历》的参考之一),结合伊斯兰历(希吉来历)与中国传统历法,精度较高,尤其在日月食预测上表现突出。

2. 天文仪器:扎马鲁丁等人制造了多环仪、天球仪等七种“西域仪象”,引入黄道坐标系统,弥补了中原仪器的不足。部分仪器被明代继承,影响深远。

3. 典籍翻译:翻译《积尺诸家历》《麦者思的造司天仪式》等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促进了中西天文学交流。

与汉人司天监的关系:

两监并存体现了元朝“因俗而治”的政策。回回司天监侧重伊斯兰历法体系,汉人司天监延续中国传统,但两者互相借鉴。例如,郭守敬编订《授时历》时曾参考回回历法。

衰落与影响:

明初沿设回回司天监,后并入钦天监,保留了“回回科”直至清初。回回天文学贡献被吸纳进中国天文学体系,其行星运动计算法等技术长期影响后世。

扩展知识:

文化融合:回回司天监的设立是元代“色目人”政策的一部分,西域学者在医药、建筑等领域也有类似贡献。

科技交流:通过丝绸之路,元朝成为欧亚科技中转站,例如阿拉伯数学中的“弧矢割圆术”经回回天文学家传入中国。

回回司天监的设立不仅推动了古代中国天文学发展,也是中外文明互鉴的典型案例。

文章标签:

上一篇:宋夏好水川激战 | 下一篇: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元世祖推行汉法政策

元朝至元新格

元世祖忽必烈推行汉法政策是其统治时期的重要举措,旨在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适应汉族社会结构,强化中央集权。这一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吸收中原传统制

元廷设回回司天监

元朝至元

元廷设立的回回司天监是元代重要的天文历法机构,主要职责是编制回回历法、观测天象及修订历书,反映了蒙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 背景与设立:1. 蒙

阿合马:元朝经济改革先锋人物传记

元朝元朝

阿合马(?—1282年),元朝初期著名理财大臣,回族,出生于中亚费尔干纳地区。作为忽必烈汗统治时期的核心财政官员,他在元朝经济体制变革中扮演了关键

元军镇压云南起义

元朝交钞

元朝对云南起义的镇压是蒙元边疆统治的重要历史事件,主要发生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梳理: 一、历史背景1. 元初云南治理体系 12

元廷设回回司天监

元朝至元

元廷设立的回回司天监是元代重要的天文历法机构,主要职责是编制回回历法、观测天象及修订历书,反映了蒙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 背景与设立:1. 蒙

大都城营建工程

元朝至元

大都城营建工程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1267—1287年)在华北平原兴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其规划设计融合了汉制传统与蒙古元素,奠定了明清北京城的雏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