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赛典赤治滇功绩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23 | 阅读:1749次
历史人物 ► 交钞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是元代著名政治家,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期间(1274-1279)对云南治理作出系统性贡献,其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赛典赤治滇功绩

一、行政体制革新

1. 建立行省制度:将原大理国属地改为云南行省,设37路、5府、54州、47县,首次将云南纳入中央集权统治体系,开创"行省"建制先河。

2. 完善官僚体系:设置提刑按察司、劝农司等机构,推行路、府、州、县四级管理制度,启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官,实行"土流并治"。

3. 首治中庆路(昆明):扩建鄯阐城为行省治所,修筑"银匣玉带"城墙体系,奠定昆明作为云南政治中心的基础。

二、经济民生建设

1. 屯田制:组织军屯、民屯20余万亩,引进内地农作物种子与耕作技术,使云南粮食产量增长显著。

2. 货币改革:推行"贝币与钞法并行",在昆明设"行用交钞提举司",促进商贸规范化。

3. 基础设施建设:主持修建松华坝水利系统,疏浚滇池出海口,改良昆明周边农田水利网络,该工程沿用至明清

三、文化教育与民族政策

1. 创办云南首座官学:1276年在中庆路建孔庙、明伦堂,首次开科取士,推动儒学传播。

2. 尊重民族习俗:保留傣族"贝币"传统交易方式,承认各民族头人世袭权力,推行"因俗而治"政策。

3. 促进宗教信仰和谐:支持修建昆明圆通寺(佛教)、南城清真寺(伊斯兰教),本人作为回族官员协调多元宗教关系。

四、社会治理与边疆稳定

1. 减轻赋税:奏请元世祖减免云南岁赋,实行"亩税三升"的轻税政策。

2. 交通建设:开辟乌蒙道(昭通-曲靖驿道),设置78处驿站,连接四川与缅甸商路。

3. 平定边境叛乱:1277年处理萝槃甸(今红河州)土司叛乱时,采用"围而不攻"策略促成和谈,避免大规模军事冲突。

历史影响方面,其治理使云南人口从128万户增至1288年的147万户,昆明成为"壮丽大城"(《马可·波罗游记》载)。明清两代延续其行政框架,1912年蔡锷仍称赞"滇政基础实肇于赛典赤"。现存昆明忠爱坊、咸阳王墓(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等遗迹,松华坝水库至今发挥灌溉功能。

文章标签:

上一篇:梅尧臣诗穷而后工 | 下一篇: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

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意义

元朝

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统一与领土完整 元代(1271-1368年)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的开端。1247年,吐蕃宗教领

元成宗铁穆耳评传

元朝铁穆耳

元成宗铁穆耳(1265年-1307年),蒙古语尊号“完泽笃可汗”,是元朝第二位皇帝,忽必烈之孙,真金太子第三子。他于1294年至1307年在位,共13年。铁穆耳统治

元代文字与文学发展概览及特点分析

元朝成吉思汗

元代文字与文学发展概览及特点分析元代(1271—1368)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文字与文学发展呈现出多元融合、继承创新的鲜明特征

元军攻灭南宋统一中国

元朝元朝

元军攻灭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蒙古帝国完成了对中国全境的统一。这一过程从1235年蒙古首次大规模进攻南宋开始,到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

元朝推行纸币交钞

元朝交钞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行纸币的王朝,其发行的纸币称为"交钞"或"宝钞"。这一金融制度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其背景、运作

赛典赤治滇功绩

元朝交钞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是元代著名政治家,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期间(1274-1279)对云南治理作出系统性贡献,其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行政体制革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