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王彦章铁枪骁将殁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17 | 阅读:2318次
历史人物 ► 王彦

王彦章(863—923),五代后梁名将,字贤明,郓州寿张(今山东阳谷)人,以骁勇善战、擅使铁闻名,人称“王铁”。其事迹虽因时代久远而细节多有传说色彩,但核心史实仍可考据。

王彦章铁骁将殁

一、骁勇善战的军事生涯

王彦章早年投军于朱温麾下,凭借勇猛迅速崛起。据《旧五代史》载,他在战场上常持两杆铁,各重百余斤,冲锋陷阵时“驰突如飞”,梁军中流传“王铁如雷如电”的威名。其最著名的战役是913年与晋王李存勖的对抗,曾单骑冲阵,迫使晋军后退。

二、梁晋争霸中的关键角色

后梁末年,王彦章成为抵御后唐(晋)的核心将领。923年,李存勖汴梁,后梁危在旦夕。王彦章临危受命为招讨使,率兵抵御。在杨刘之战中,他三天内破敌两寨,一度扭转战局,但因梁末帝朱友贞听信谗言,将其罢职,致梁军士气崩溃。复职后,王彦章在汶阳之战中兵败。

三、悲壮结局与后世评价

后,李存勖欲招降王彦章,他厉声回应:“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的‘豹死留皮’将军?”遂,享年六十一岁。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赞其“性忠勇,虽古烈士不能过”,凸显其气节。后世文学作品如《五代史平话》《残唐五代史演义》均将其塑造成忠义典范。

四、铁将的军事遗产

王彦章的“铁”不仅是兵器,更成为勇武符号。《资治通鉴》提到他“每战不介马而驰”,其战术风格影响了五代骑兵作战方式。宋代《武经总要》将铁列为重兵器,或受其启发。山东部分地区至今有“王彦章墓”和祭祀遗迹,民间尚有“铁庙”传说。

王彦章之死标志后梁的终结,其忠勇形象在乱世中尤为突出。尽管正史记载简略,但结合碑刻、方志和民间口传,可窥见五代军人“重义轻生”的时代精神。其铁传说也折射出冷兵器时代对个人武力的崇敬。

文章标签:王彦章

上一篇:魏征:唐朝名臣的忠谏之路 | 下一篇:宋恭帝亡国幼帝命运

李仁罕割据蜀中

五代十国孟昶

李仁罕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政权的重要将领,其割据蜀中的历史背景与表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历史背景与政权更迭 后蜀(934—965年)是孟知祥在唐末

王峻阻郭威立嗣

五代十国郭威

王峻阻郭威立嗣是五代十国后期后周政权内部的一场重要政治斗争,主要涉及枢密使王峻与后周太祖郭威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矛盾。以下根据史实对此事件进行

边镐失楚丧南唐威

五代十国边镐

边镐是南唐后期的重要将领,其失利对南唐国势的衰落产生了直接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边镐的军事地位与背景边镐在南唐元宗李璟时期崭露头

李嗣源政变登后唐位

五代十国李嗣源

李嗣源政变登后唐位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政权更迭的关键事件。李嗣源(867年-933年),沙陀族人,原名邈佶烈,被后唐太祖李克用收为养子后改名,是后唐第

王彦章死节中箭

五代十国王彦

王彦章(863—923),字贤明,号铁枪,五代时期后梁名将,以骁勇善战、忠贞不屈著称。历史上关于其"死节中箭"的记载主要见于《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史

王彦章铁枪扬威

五代十国王彦

王彦章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名将,以骁勇善战著称,尤其以铁枪为武器威震沙场,在当时有"王铁枪"的绰号。他的军事才能和战斗精神在后梁与晋(后唐前身)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