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王彦章铁枪扬威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7-06 | 阅读:947次
历史人物 ► 王彦

王彦章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名将,以骁勇善战著称,尤其以铁为武器威震沙场,在当时有"王铁"的绰号。他的军事才能和战斗精神在后梁与晋(后唐前身)的争霸中表现突出。

王彦章铁扬威

1. 铁之威

王彦章使用的铁重达百斤,史载其"持铁骑而驰突,奋疾如飞",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他常单骑冲阵,敌军望其旗帜即惧,因此得名"王铁"。《资治通鉴》记载,他曾对后梁末帝朱友贞说:"臣一根铁,为陛下横扫十万敌军!"足见其勇武自信。

2. 军事成就

- 德胜之战:王彦章在黄河德胜口(今河南濮阳一带)与后唐军对峙时,仅用三天便攻破后唐的夹寨(连营),迫使李存勖退兵。此战展现了其快速突袭的战术能力。

- 杨刘之战:他率军急行军攻占杨刘渡口,切断后唐军粮道,一度扭转后梁颓势。司马光评价其用兵"疾如风雨,不可抵挡"。

3. 忠烈结局

923年,后唐攻破后梁都城汴梁前夕,王彦章在掩护撤退时重伤。后唐庄宗李存勖惜其才,劝降被拒,王彦章直言:"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的将军?"最终慷慨就义。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称赞其"忠勇之节,凛然千古"。

4. 历史评价

王彦章的勇猛在五代乱世中极为罕见,宋人曾将其与张巡、岳飞并论。南宋陆游有诗云:"铁马秋风大散关,王师北定气如山",暗喻其气概。明代罗贯中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进一步神化其形象。

5. 文化影响

王彦章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京剧《苟灌娘》、豫剧《王彦章摆渡》等戏曲均以其为原型。山东聊城有"铁寺"(已毁),传为其屯兵处,《水浒传》中王彦章的后人王进之名可能源于此。

文章标签:铁枪

上一篇:李白赐金还山 | 下一篇:赵明诚金石录考

周世宗改革弊政

五代十国周世宗

周世宗柴荣(921-95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在位虽仅六年(954-959年),但其改革措施深刻影响了北宋统一进程。其改革主要围绕军事、经济、政治

钱镠吴越国奠基

五代十国钱镠

钱镠吴越国奠基 钱镠(852年-932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奠基者,其统治为江浙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吴越国(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中存续时

王彦章铁枪扬威

五代十国王彦

王彦章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名将,以骁勇善战著称,尤其以铁枪为武器威震沙场,在当时有"王铁枪"的绰号。他的军事才能和战斗精神在后梁与晋(后唐前身)的

张承业辅后唐

五代十国后唐

张承业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政权的重要辅政大臣,其政治生涯与河东李氏集团(即后唐建立者李存勖家族)的兴衰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述其历史作用与

王彦章铁枪扬威

五代十国王彦

王彦章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名将,以骁勇善战著称,尤其以铁枪为武器威震沙场,在当时有"王铁枪"的绰号。他的军事才能和战斗精神在后梁与晋(后唐前身)的

王彦章铁枪殉梁

五代十国王彦

王彦章铁枪殉梁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名将王彦章壮烈殉国的历史事件。作为后梁政权最后的支柱将领,王彦章以忠勇著称,其事迹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