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晋朝 >> 详情

王戎钻核吝啬名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6-12 | 阅读:1759次
历史人物 ► 王戎

王戎是西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出身琅琊王氏,年少时以聪慧著称,与阮籍嵇康等游,但其形象在后世却因“钻核吝啬”的典故饱受争议。这一评价主要来自《世说新语·俭啬》的记载:

王戎钻核吝啬名

1. “钻核卖李”典故:王戎家中有良种李树,卖李子时怕别人得到种子,便将每个李子的果核钻破。此事被南朝刘义庆记录,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吝啬案例。但需注意,《世说新语》属笔记小说,带有文学夸张成分,未必完全客观。

2. 历史背景与动机

- 经济因素: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垄断资源,王戎家族虽显赫,但可能通过控制优质种源维持经济优势。

- 政治考量:西晋政局动荡(如八王之乱),王戎位居司徒却明哲保身,吝啬行为或是其规避风险的表现。

- 性格矛盾:他早年推崇道家自然,后期却贪财敛富,折射出竹林名士在乱世中的精神蜕变。

3. 其他吝啬记载

- 其女出嫁时借的钱未还,王戎脸色不悦,直至女儿还钱才释然。

- 侄子结婚时仅送单衣一件,事后又索回。

4. 历史评价的两面性

- :唐代房玄龄《晋书》批评其“积实聚钱,谓膏肓之疾”。

- 正面:王戎曾参与平定吴国,政治才能卓越;其“卿卿我我”的夫妻轶事(称妻子为“卿”)亦显名士风流。

5. 延伸思考

魏晋士族的吝啬行为可能并非单纯贪婪,而是门阀制度下财产世袭的极端化表现。王戎的“吝啬”与其说是道德缺陷,不如视为特定时代士人应对政治危机的生存策略。关于他的争议,也反映了后世对竹林七贤“越名教而任自然”理想与现实落差的反讽。

王戎的形象复杂多变,需结合魏晋社会形态与士人心态综合评判,其“吝啬”之名或许更多是史家对其晚年行为的符号化提炼,而忽略了他作为政治家和文人的多重面向。

文章标签:

上一篇:姜维九伐中原显英魂 | 下一篇:北魏太武灭佛案

晋朝名士刘伶生平

晋朝刘伶

晋朝名士刘伶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以狂放不羁、嗜酒如命闻名于世。关于其生平,现存史料主要见于《晋书·刘伶传》《世说新语》及南朝笔记,虽细

晋朝名将郗鉴:战功显赫

晋朝王敦

晋朝名将郗鉴(269年—339年),字道徽,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是东晋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在稳定东晋政权、抵御外敌方面立下赫赫战功,被誉

祖逖北击匈奴英雄事迹

晋朝祖逖

祖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以北伐抗击匈奴等胡族政权的事迹闻名。他的故事体现了"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奋发精神,成为后世爱国主义的典范

谢安传奇:晋朝隐士治国谋略解读

晋朝谢安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传奇人生与治国谋略深刻影响了东晋中后期的政局走向。以下从多个角度解读其隐士背景与政治作为,结合

王戎钻核吝啬名

晋朝王戎

王戎是西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出身琅琊王氏,年少时以聪慧著称,与阮籍、嵇康等人交游,但其形象在后世却因“钻核吝啬”的典故饱受争议。

王戎:晋朝家族势力的代表人物

晋朝王戎

王戎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人,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他以清谈玄学闻名,同时也因其家族背景成为晋朝门阀政治的代表人物之一。王戎的家族琅琊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