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景进谗言祸后唐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19 | 阅读:1899次
历史人物 ► 后唐

景进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的伶官之一,其谗言乱政加速了后唐政局崩溃。以下从人物背景、乱政表现及历史影响三方面展开分析:

景进谗言祸后唐

一、景进的崛起背景

1. 伶人干政的体制基础

后唐庄宗灭后梁后沉溺戏曲,组建"伶官百戏"机构,《新五代史》载"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景进因擅长滑稽讽谏获得庄宗信任,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正三品散官),形成"伶官预政"的特有现象。

2. 特殊的信息渠道

景进等伶人借表演之便常伴君侧,《资治通鉴》记载其"专掌间阴事",成为庄宗了解外界的特殊耳目。这种非制度化的信息传递方式破坏了正常奏对机制。

二、谗言乱政的具体表现

1. 陷害忠良

诬杀功臣郭崇韬:景进与宦官联合诬告郭崇韬谋反,导致这位灭蜀功臣被冤杀,引发魏博兵变。

构陷朱友谦:同光三年(925年),景进诬陷护国节度使朱友谦私通契丹,致其全族被诛,河东防务因此空虚。

2. 扰乱司法

景进常借"采风"之名干涉案件,《旧五代史·伶官传》记载其"巡行州县,率多干预郡政",导致"狱讼冤滞"。洛阳商人曾集体罢市抗议其爪牙强取。

3. 瓦解军心

庄宗听信景进建议削减军饷,却耗巨资修建"长春殿"供伶人居住,《五代史补》记载士兵"偶语于道曰:吾辈血战,反不如伶人一笑"。

三、历史链条的破坏性影响

1. 直接引发兴教门之变

同光四年(926年)郭从谦(景进提拔的伶人将领)叛变,庄宗中流矢身亡。司马光评价"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2. 制度性恶果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指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景进现象暴露了五代皇权对私人宠信的过度依赖,为后来宋代"崇文抑武"政策提供反面教材。

3. 社会风气异化

《洛阳缙绅旧闻记》记载当时"道路以目,无敢言者",谏官刘赞因弹劾景进被贬为磁州司户参军,凸显监察体系的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景进的破坏力与五代特殊政局相关:庄宗以沙陀军事集团立国,入主中原后未能建立有效文官体系,过度依赖私人纽带维持统治。这种结构性缺陷使谗言得以突破制度约束,最终促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

文章标签:谗言

上一篇:段秀实怒斥叛将 | 下一篇:李纲抗金护国

五代十国时期的疆域争夺

五代十国李昪

五代十国时期(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疆域争夺激烈的分裂时期,其疆域争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中原政权的更迭与核心争夺 - 后梁(90

十国时期的民间生活与文化特色探索

五代十国

十国时期(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分裂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政权更迭频繁、战乱较多,但民间生活与文化仍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和多元融合的特

五代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学术发展

五代十国徐锴

五代时期(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割据时代,尽管战乱不断,但教育制度与学术发展仍有其特点,并在特定领域有所突破。以下是这一时

五代禅宗名僧庐山慧远传奇

五代十国传奇

庐山慧远(334—416),东晋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初祖,亦是南方佛教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禅僧之一。其生平事迹融合佛教中国化进程与魏晋玄学思潮,具有鲜明

后唐明宗中兴事业

五代十国后唐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为926年至933年。尽管他的统治时间不长,但在五代乱世中,他的治国举措确实带来

张承业辅后唐

五代十国后唐

张承业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政权的重要辅政大臣,其政治生涯与河东李氏集团(即后唐建立者李存勖家族)的兴衰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述其历史作用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