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战国 >> 详情

墨子非攻救宋国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6-08 | 阅读:1208次
历史人物 ► 墨子

墨子“非攻”救宋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墨家学派“兼爱”“非攻”思想的政治实践。根据《墨子·公输》篇记载,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40年左右,楚国在公输班(即鲁班)协助下造云梯准备攻宋,墨子闻讯后从齐国出发,日夜兼程十日十夜赶到楚国郢都,通过策略演示与辩论成功阻止了战争。

墨子非攻救宋国

事件详细过程:

1. 技术对抗: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与公输班模拟攻城与守城战术。公输班九设攻城机变,墨子九次成功防御;当公输班暗示可杀墨子破局时,墨子申明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携守城器械在宋国备战。

2. 理论较量:墨子提出"义不杀少而杀众"的逻辑矛盾,指出楚国攻宋是"杀所不足(人口)而争所有余(土地)"的不义之行,最终迫使楚王放弃攻宋计划。

历史背景延伸:

战国初期小国生存困境:宋国作为中等诸侯国处于楚晋齐等大国夹缝中,墨子此举开创了以非军事手段维护小国利益的先例。

墨家军事技术:据《墨子》城守诸篇,墨家发展出包括"悬门"、"转射机"、"窖灶"等26种守城器械体系,其"备高临"、"备梯"等章直接针对云梯战术。

国际法雏形:墨家提出"大国不攻小国"的战争,比格劳秀斯的国际法理论早约2000年。

后世评价争议:

1. 《吕氏春秋》评价"止楚攻宋,墨子之能也"。

2. 现代学者劳思光指出这是中国古代罕见的"以技术威慑实现和平"案例。

3. 考古发现印证: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钩援"(云梯部件)证实了《墨子》记载的攻城技术真实性。

此事件不仅展现墨家学说的实践性,更揭示了战国时期"士"阶层通过专业知识影响国际政治的特殊历史现象。梁任公在《墨子学案》中特别强调,这种"以守御制侵略"的模式,代表了中国古典和平主义的智慧型态。

文章标签:墨子非

上一篇:郑庄公小霸中原 | 下一篇:蒙毅忠谏遭陷害

管仲相齐霸业兴

春秋战国管仲

管仲相齐霸业兴:改革与霸政的历史剖析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前645年)作为春秋时期齐国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其辅佐齐桓公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师旷辨音谏晋君

春秋战国师旷

师旷辨音谏晋君的故事记载于《左传·昭公元年》,反映春秋时期音乐与政治的深层次关联。作为晋国乐师,师旷不仅是音乐大师,更是以音律参透政治的先驱性

三家分晋而立

春秋战国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中国春秋战国之际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晋国的解体与韩、赵、魏三国的崛起,为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埋下伏笔。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宋国墨子止楚攻宋

春秋战国墨子

宋国墨子止楚攻宋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典故,展现了墨家学派“非攻”思想的实践。其核心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40年左右,楚国在公输班(鲁班)帮助下造云梯

宋国墨子止楚攻宋

春秋战国墨子

宋国墨子止楚攻宋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典故,展现了墨家学派“非攻”思想的实践。其核心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40年左右,楚国在公输班(鲁班)帮助下造云梯

西周末年天灾频发

西周墨子

西周末年(约公元前9世纪末至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天灾与人祸交织的动荡时期,史籍中对此有多处记载。根据《诗经》《竹书纪年》等文献,这一时期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