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阿合马掌权风云录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16 | 阅读:560次
历史人物 ► 阿合马

阿合马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重要权臣,其掌权过程与元初政治经济改革密切相关,也是元代中枢权力斗争的典型缩影。以下依据史料梳理其权术轨迹及历史影响:

阿合马掌权风云录

一、崛起背景与早期仕途

阿合马(?—1282年),回族,出生于中亚花剌子模,幼年被掳至蒙古为奴。因其精通多国语言及理财才能,被忽必烈之察必皇后家族收用。中统三年(1262年),经宰相线真举荐入仕,担任上都同知。这一时期元朝急需理财能臣解决财政危机,阿合马通过推行食盐专卖、增加商税等手段迅速获得忽必烈赏识。

二、专政手段与制度改革

1. 财政集权:至元元年(1264年)任中书平章政事,创立"转运司"直隶中枢,绕过行省直接掌控地方税收。推行"扑买法"(包税制)导致税负激增,《元史》载其"岁入增银万锭"。

2. 官制改革:废除传统的"三省制",设尚书省独揽行政权,任尚书省平章政事期间架空中书省。至元七年(1270年)推行"理算钱谷",借审计之名清洗异己。

3. 垄断商贸:建立官营手工业体系,垄断铁器、药材等战略物资贸易。派遣"斡脱商人"(官商)经营高利贷,致使"民间贷钱,岁倍其息"(《牧庵集》卷十五)。

三、权力斗争与覆灭

1. 打压汉法派:诬陷史天泽安童等重臣,迫使主张汉化的儒臣姚枢许衡去职。至元十年(1273年)借"阿沙不花案"株连诸王势力。

2. 太子真金对立:反对真金太子推行的科举与儒学教育,《元史·裕宗传》记载太子"恶其奸,未尝少假颜色"。

3. 遇刺始末:至元十九年(1282年),千户王著联合高和尚假传太子令,设计刺杀阿合马于大都宫城外。事后忽必烈始知其贪腐,"乃命发墓剖棺,戮尸于通玄门外"。

四、历史评价与制度遗产

1. 经济争议:其政策短期内缓解财政危机,但《秋涧集》批评"剥民膏血以裕国用,譬犹割股啖腹"。创设的专卖制度为元代沿用,明初《草木子》称"元之税法,阿合马之遗毒也"。

2. 民族政治缩影:反映色目官僚与蒙古贵族、汉儒集团的对抗,马可·波罗记载其"权势之盛,人莫敢违"。死后元廷设立"尚书省七日裁撤令",成为元代政制反复的典型案例。

阿合马专权揭示元朝统治的两难困境:在维持草原传统与汉地治理、短期敛财与长治久安之间的深层矛盾。其事件直接影响忽必烈后期政策转向,促成了仁宗朝"延祐儒治"的反弹。

文章标签:

上一篇: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 | 下一篇:东林党争祸乱朝纲

汪大渊著《岛夷志略》

元朝汪大渊

汪大渊是元代著名的航海家和地理学家,其所著的《岛夷志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海外地理志之一,记录了元代海上贸易与南海、印度洋沿岸诸国的风土人情。

亦思巴奚兵乱泉州

元朝泉州

亦思巴奚兵乱是元朝末年泉州发生的一场由波斯穆斯林武装"亦思巴奚军"引发的动乱,持续时间为1357年至1366年,对元代海外贸易中心泉州造成重大破坏。 历史背

安图生死在元朝为官之道

元朝元朝

安图生死在元朝为官,需深刻理解元朝特殊的政治生态与制度背景。元朝作为蒙古帝国统治下的中原王朝,其官场融合了蒙古传统、色目人中介和汉地官僚体系

忽必烈推行汉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分析

元朝忽必烈

忽必烈推行汉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分析 一、历史背景 1. 政治需求与政权合法性 忽必烈于1260年继承蒙古汗位后,面临统治中原汉地的实际需求。蒙古帝国

阿合马掌权风云录

元朝阿合马

阿合马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重要权臣,其掌权过程与元初政治经济改革密切相关,也是元代中枢权力斗争的典型缩影。以下依据史料梳理其权术轨迹及历史影

阿合马专权与被杀

元朝阿合马

阿合马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重要权臣,以善于理财和专权著称。他出生于中亚花剌子模,早年因经商才能被推荐入仕,逐渐成为忽必烈推行财政改革的核心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