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范成大田园诗韵长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5-25 | 阅读:2838次
历史人物 ► 范成大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的田园诗以《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为代表,将田园生活、农事劳作与士人情怀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田园诗的特点与价值:

范成大田园诗韵长

1. 题材创新与纪实性

范成大的田园诗突破了传统隐逸田园的局限,真实记录南宋江南农村的生产场景与社会矛盾。如《夏日田园杂兴》中"昼出耘田夜绩麻"描绘农民昼夜劳作的艰辛,而《秋日田园杂兴》"租船满载候开仓"则揭露官府剥削现象,具有"诗史"价值。

2. 四时风物的体系化书写

《四时田园杂兴》按春、夏、秋、冬分60首,构建了完整的农耕时序图谱。春季写"土膏欲动雨频催"的春耕,夏季记"五月江吴麦秀寒"的收麦,秋季述"新筑场泥镜面平"的打谷,冬季咏"松节然膏当烛笼"的岁末,形成宋代最系统的农事诗文献。

3. 艺术手法的突破

其诗融合白居易新乐府的写实与王维山水诗的意境,语言既通俗如"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又精炼似"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在七裁中开创"田园杂兴"新范式,影响后世如钱载《田间杂诗》等创作。

4. 思想内涵的复杂性

诗中既有"村巷欢欣夹道迎"的田园乐趣,也包含"无力买田聊种水"的民生疾苦。这种矛盾性反映南宋士大夫阶层对农村的双重认知:既将田园作为精神归宿,又无法回避其现实困境。

5. 地域文化的呈现

诗中大量涉及吴地特色,如蚕桑业"小妇连宵上绢机"、水乡景观"蝴蝶双双入菜花"等,堪称南宋苏州农村的风俗画卷。其《吴郡志》中农业记载与诗歌可互证。

6. 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范成大田园诗在元代被列为"农家必读",清代《宋诗钞》评其"纤悉毕登"。现代学者认为其创作方法对20世纪"乡土文学"有启发意义,诗中反映的生态智慧与农政思想仍具研究价值。

范成大的田园诗作不仅拓展了古典诗歌的题材疆域,更以其纪实精神与人文关怀,成为研究宋代社会经济、农业技术及士人思想的重要文本。其平易晓畅的语言风格与深刻的社会观察,使这些作品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共鸣。

文章标签:

上一篇:范质辅周改宋 | 下一篇:郭守敬修订授时历

高琼御辽铁骑将

宋朝景德

高琼是北宋初年抵御辽国(契丹)南侵的重要军事将领,其事迹与北宋边防策略密切相关。以下根据史实展开分析: 一、高琼的军事背景与地位1. 出身与早期经

女词人李清照南渡

宋朝李清照

女词人李清照南渡是中国文学史和宋代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反映了两宋之交的社会动荡与文人命运的转折。以下从背景、经历、创作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

杨时程门立雪传

宋朝杨时

“杨时程门立雪”是中国古代尊师重道的著名典故,出自宋代朱熹《二程外书》和《宋史·杨时传》。这一故事生动体现了儒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也成为后世

宋江起义水浒传奇

宋朝宋江

宋江起义是北宋宣和年间(约1119-1125年)发生于山东地区的一起著名民间武装反抗事件,后经文学艺术加工,成为《水浒传》这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历史蓝本

范成大田园诗话

宋朝范成大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的田园诗以《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为代表,开创了田园诗的新境界,既有陶渊明的

范成大田园诗派

宋朝范成大

范成大是中国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其田园诗以真实细腻的乡土描写和深厚的人文关怀著称,成为南宋田园诗派的代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