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 东晋门阀士族之争

东晋门阀士族之争是东晋政治史的核心议题,其本质是南北士族集团、皇权与地方豪强之间对政治权力与经济资源的激烈角逐。这一斗争贯穿东晋百年国祚,深刻影响了政治格局与社会结构。以下是其主要表现与历史脉络:1. 渡
时间 ► 2025-07-08 | 标签 ► 士族之争 | 历史人物 ► 王导

[唐朝] 玄武门之变夺位之争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影响深远的宫廷政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通过武力手段铲除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最终迫使李渊退位,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这一事件标志着
时间 ► 2025-07-0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玄武门之变

[汉朝] 窦婴田蚡之争

窦婴与田蚡之争是西汉武帝时期一场著名的政治斗争,反映了外戚集团与新兴官僚势力之间的权力角逐。 一、背景与人物关系 1. 窦婴的身份: 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早年因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军功,封魏其侯。他推崇儒家
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田蚡 | 历史人物 ► 田蚡

[明朝] 国本之争拖延立储

国本之争拖延立储 “国本之争”是明神宗万历时期一场持续多年的政治斗争,核心围绕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的问题展开。这场争端始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被正式立为太子才告一段落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国本之争

[晋朝] 士族文化鼎盛期

士族文化鼎盛期主要指中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初期(约3—7世纪),以门阀士族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一时期的士族不仅是政治权力的垄断者,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其特征和影响可归纳如下: 1. 政治垄断与九品中正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士族文化 | 历史人物 ► 支遁

[明朝] 大礼议之争撼动朝纲

大礼议之争是明朝嘉靖初年(1521-1524年)因明世宗朱厚熜继位后尊崇生父兴献王而引发的政治风波。这场争论本质上是皇权与官僚集团关于礼法正统性、皇权合法性的博弈,深刻影响了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生态。背景与起因 1521年
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大礼议之 | 历史人物 ► 万历十五年

[南北朝] 南朝士族渐衰微

南朝士族衰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其根源可追溯至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下从不同维度展开分析: 一、政治权力的结构性削弱 1. 皇权强化与寒门崛起 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皇室多出身寒
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士族 | 历史人物 ► 刘裕

[南北朝] 北周灭佛道之争

北周灭佛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宗教政策事件,发生在北周武帝宇文邕统治时期(560—578年),其核心是通过行政手段压制佛教势力,并波及道教,史称“建德毁佛”或“周武灭佛”。这一事件是南北朝佛道之争的阶段性高潮,也
时间 ► 2025-06-21 | 标签 ► 佛道之 | 历史人物 ► 宇文邕

[汉朝] 党锢之争士人忧

党锢之祸与士人忧思:东汉政治生态的裂变 1. 背景与起因 党锢之祸是东汉中后期(桓帝、灵帝时期)宦官集团对士人阶层的系统性政治迫害,其根源在于外戚与宦官的权力拉锯中,士人群体因批判朝政而成为牺牲品。两次党
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党锢之争 | 历史人物 ► 李膺

[明朝] 嘉靖年间“大礼仪”之争

嘉靖年间“大礼仪”之争,指的是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关于礼仪制度和礼仪规范的激烈争论,反映了当时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复杂变迁。其背景、过程及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背景分析 1. 嘉靖帝即位后,面临朝中
时间 ► 2025-06-04 | 标签 ► 礼仪” | 历史人物 ► 里甲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