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夏商 >> 详情

商容被废民愤起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7-24 | 阅读:3625次
历史人物 ► 商容

商容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时期的重要大臣,以忠直敢谏著称。根据《史记·殷本纪》等史料记载,商容因多次劝谏纣王停止暴政而被废黜,这一事件成为激发民愤和加速商朝灭亡的关键节点。以下是围绕该事件的具体分析:

商容被废民愤起

1. 商容的身份与地位

商容是商朝“三公”之一(另两位为比干箕子),担任“太师”职位,负责教导国君、辅佐朝政。其政治影响力极大,且深得民众爱戴。《帝王世纪》称其“贤者,百姓悦之”,说明他是民心所向的代表。

2. 纣王暴政与商容直谏

纣王晚年沉湎酒色,推行酷刑(如炮烙之刑),加重赋税。商容屡次劝谏,内容可能包括:

反对建造鹿台等劳民工程;

批评滥杀大臣(如梅伯被醢刑);

谴责宠信妲己、疏远贤臣。

最终纣王以“诽谤君上”为由废除其官职,并驱逐出朝。

3. 民愤的爆发与连锁反应

商容被废引发民众强烈不满,具体表现有:

舆论沸腾:《史记》载“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民间将商容视为道德标杆,其遭遇激化了社会矛盾;

贵族离心微子启、箕子等王室成员因商容事件对纣王彻底失望,微子出走,箕子佯狂为奴;

周人舆论战周文王、武王借此宣传纣王“弃老成而用谗谄”,为伐商提供道义支持。

4. 与商朝灭亡的关联

权力架构崩溃:商容、比干、箕子等重臣相继倒台,导致朝廷失去制衡纣王的力量;

牧野之战背景周武王起兵时,特意提到纣王“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抛弃旧臣与亲属),商容事件成为其罪状之一;

殷民倒戈:商朝军队在牧野之战中临阵反叛,与长期积累的民愤直接相关。

扩展知识:商容的历史争议

人物真实性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商容”记载,但商末确有“太师”官职,可能为后世追述时的人物代称;

与比干关系:部分文献将商容与比干事迹混淆,但主流观点认为比干因强谏被剖心,商容则被废黜;

后世神化:道教将商容奉为“凌霄门四帅”之一,可见其忠臣形象的文化影响。

文章标签:

上一篇:天理教攻入紫禁城 | 下一篇:韩侯受命镇北方

夏朝大禹治水的神话

夏商大禹

夏朝大禹治水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与神话交织的经典叙事,其核心内容源自《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等文献,并经过后世不断演绎。以下从历史背景

冥治水殉职受祀

夏商大禹

标题"冥治水殉职受祀"涉及中国古代的水利治理与祭祀文化,其核心可能指向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或后世仿效大禹精神的治水官员。以下从历史与文化的多维角度

夏朝孔甲的迷信乱政

夏商孔甲

夏朝孔甲的迷信乱政是夏朝衰败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其事迹主要见于《史记·夏本纪》等文献记载。孔甲是夏朝第十四任君主,在位期间因沉迷鬼神巫术、荒废朝

傅说:从奴隶到贤相

夏商傅说

傅说(约公元前14世纪—前13世纪),是中国商朝武丁时期著名的贤相,其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从奴隶身份逆袭成为辅佐商王实现“武丁中兴”的核心人物。

商容被废民愤起

夏商商容

商容是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时期的重要大臣,以忠直敢谏著称。根据《史记·殷本纪》等史料记载,商容因多次劝谏纣王停止暴政而被废黜,这一事件成为激发民愤

商容死谏斥昏君

夏商商容

关于“商容死谏斥昏君”这一典故,其核心涉及商朝末年忠臣商容对纣王的直言进谏及由此引发的悲剧。以下结合史实与传世文献展开分析: 一、商容的身份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