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十常侍乱政亡汉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6-12 | 阅读:7428次
历史人物 ► 何进

十常侍乱政是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的典型事件,直接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这一政治集团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名宦官为核心,通过控制年幼的皇帝、操纵朝政、排除异己,最终引发大规模政治动荡。

十常侍乱政亡汉

一、十常侍集团的崛起背景

1. 宦官制度的膨胀:东汉中后期,皇帝为制衡外戚势力,赋予宦官"中常侍"等要职。到桓、灵二帝时期,宦官已掌控诏书起草、政令传达等核心权力。

2. 皇权依赖宦官:汉灵帝公开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将宦官地位抬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乱政的主要表现

1. 卖官鬻爵制度化:灵帝在西园设立"卖官所",按官职品级明码标价(如三公定价千万钱),十常侍借此大肆敛财。

2. 打压士人集团:制造两次"党锢之祸",迫害陈蕃李膺等清流官员,导致官僚体系崩坏。

3. 军事干预:188年平定凉州叛乱时,宦官蹇硕被任命为元帅,开创宦官统兵恶例。

4. 皇位继承操控:灵帝死后,十常侍试图废长立幼,引发何进与宦官的激烈冲突。

三、引发的连锁反应

1. 何进遇刺事件:189年大将军何进谋划诛杀宦官,反被张让等人诱杀于嘉德殿,首级被掷出宫墙。

2. 董卓进京袁绍等人率兵入宫剿灭宦官时,张让挟持少帝刘辩出逃,最终为董卓擅权创造机会。

3. 地方割据开端:中央权威崩塌后,州牧制度兴起,为后来的军阀混战埋下伏笔。

四、历史教训探析

1. 制度性缺陷:东汉"内外朝"权力失衡的设计,使宦官得以通过亲近皇权架空官僚系统。

2. 经济基础崩溃:十常侍疯狂敛财导致"民不堪命,起为盗贼",黄巾起义正源于此。

3. 人才断层危机:党锢之祸造成"正直废放,邪枉炽结"的局面,国家失去治理骨干。

这场持续二十余年的宦官专权,使东汉王朝丧失了最后的政治修复能力。十常侍虽在189年被袁绍诛灭,但皇权已彻底沦为军阀傀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分裂时代由此开启。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朝户籍制度立 | 下一篇:姜维九伐中原显英魂

盐铁官营政策施行

汉朝汉武帝

盐铁官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始创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9年),由桑弘羊等人推行,核心是将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收归国家专营。这一政策具有深刻

陈汤矫诏斩郅支

汉朝汉元帝

陈汤矫诏斩郅支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外交事件,展现了陈汤的胆识与战略眼光。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历史背景 郅支单于是匈奴五单于之一,初与

刘秀中兴汉室

汉朝刘秀

刘秀中兴汉室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王朝复辟事件,标志着西汉政权在王莽篡位后的重建。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王莽篡汉与新朝

耿秉威震匈奴

汉朝耿秉

耿秉威震匈奴的事迹主要见于《后汉书·耿弇传》附传。作为东汉名将耿弇的侄子,耿秉是东汉中期对匈奴作战的核心将领之一,其军事活动集中在汉明帝至汉章

何进谋诛宦官败亡

汉朝何进

何进谋诛宦官败亡是东汉末年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事件,直接导致了董卓进京与东汉王朝的崩溃。以下从背景、过程、失败原因及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

何进引董卓入京

汉朝何进

何进引董卓入京是东汉末年政治斗争的关键事件,直接引发董卓之乱和汉室衰微的加剧。这一事件需从背景、过程及后果三方面分析:1. 背景:外戚与宦官的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