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汪大渊远航记异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8-03 | 阅读:5105次
历史人物 ► 汪大渊

汪大渊(1311-?)是中国元代著名的航海家与旅行家,其著作《岛夷志略》记录了14世纪东亚、东南亚、南亚乃至东非等地的地理、物产与风土人情,被视为中国古代海洋史的珍贵文献。以下是关于汪大渊远航的史实梳理及相关扩展:

汪大渊远航记异

1. 航海背景与动机

元代海外贸易繁荣,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汪大渊出身江西南昌商贾家庭,青年时随商船出海,其远航既是个人冒险精神的体现,也与元朝推动海外贸易的政策密切相关。他两次泛海(约1330-1334年、1337-1339年),足迹遍及今菲律宾、印尼、印度、斯里兰卡、波斯湾、阿拉伯半岛及东非沿岸。

2. 《岛夷志略》的史学价值

书中记载220余个地名,涵盖海域、岛屿、城邦,内容包含:

地理特征:如记录爪哇岛“地广人稠,土产胡椒、檀香”,与《马可·波罗游记》可互为印证。

物产贸易:详述东南亚的香料(丁香、豆蔻)、西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等商品交换,反映元代国际贸易网络。

社会风俗:提及东南亚部落“刻木为契”的记事方式,阿拉伯地区“民多白皙,崇回回教”等文化细节。

航行技术:虽未直接描述航海方法,但通过航线记载可推测元代已熟练利用季风与牵星板导航。

3. 历史意义与局限

中外交流见证:汪大渊的记载填补了郑和下西洋前的南海—印度洋航线资料空白,如首次详细描述东非的“层拔国”(今桑给巴尔)。

局限性:部分内容依赖二手信息,偶有夸张描述(如“大人国”传说),需结合其他史料甄别。元代后中国航海活动收缩,此书一度散佚,明人吴鉴作序版为现存基础。

4. 延伸知识

同时期对比:比伊本·白图泰早数年到访东非,但两人视角迥异——汪侧重商业与物产,伊本·白图泰更关注宗教与社会。

技术影响:元代“火长”(航海领航员)制度与“针路”(航线路簿)在汪的航线中可能有实际应用。

现代研究:20世纪学者费琅(Gabriel Ferrand)、柔克义(W. W. Rockhill)曾考证书中地名,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龙涎屿”为苏门答腊西北岛屿。

汪大渊的远航是民间航海家的壮举,其记录为研究14世纪欧亚海上贸易、跨文化互动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一手资料,亦映射出元帝国开放的海疆政策与海洋意识。

文章标签:

上一篇:宋军灵州城溃败 | 下一篇:朱由校痴迷木工

程钜夫荐南方士人

元朝程钜夫

程钜夫(1249—1318年),原名文海,字钜夫,号雪楼,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出身于江南士族。他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积极推动“南北人才并用”政策,对促

汪大渊远航记异

元朝汪大渊

汪大渊(1311-?)是中国元代著名的航海家与旅行家,其著作《岛夷志略》记录了14世纪东亚、东南亚、南亚乃至东非等地的地理、物产与风土人情,被视为中国

元朝畏兀儿地区叛乱

元朝元朝

元朝时期,畏兀儿地区(即高昌回鹘,今新疆东部)的叛乱是元代西北边疆治理中的重要事件,反映了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复杂互动。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

元朝云南设置行省

元朝元朝

元朝在云南设置行省是中国历史上对西南边疆治理的重要里程碑。以下从背景、过程、措施及影响等方面详述: 一、背景与动因1. 军事征服基础:1253年,忽必烈

汪大渊远航记异

元朝汪大渊

汪大渊(1311-?)是中国元代著名的航海家与旅行家,其著作《岛夷志略》记录了14世纪东亚、东南亚、南亚乃至东非等地的地理、物产与风土人情,被视为中国

汪大渊航海与元朝海外贸易

元朝汪大渊

汪大渊是元代著名的航海家和旅行家,其航海活动集中体现了元朝海外贸易的繁荣及其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东非的广泛联系。他是少数留下详细航海记录
友情链接